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79454.html 长歌当哭 ――父亲去世两周年祭□文∕刘莹早就想写爸爸,可一直不敢提笔。我常想,爸爸生命的旋律,豪放如苏轼的《大江东去》,响遏行云,须击节而歌,袅袅丝竹无力弹奏。爸爸生命的画卷,壮阔如一幅浓墨泼洒的水墨丹青,我稚嫩的文笔又怎能临摹得出来呢?恰逢爸爸逝世两周年之际,老家栖霞市党史办来函,索要爸爸的生平事迹材料,我受哥哥、姐姐、弟弟之重托,承担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几天来,我日夜埋首在大量的材料堆里。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个赭黄色的牛皮公文包,上印着《华东军区后勤军需部制革厂制》几个繁体字,说明了它年代的久远,还有《党员历史思想自传》,《三反五反思想检讨》,《党员登记》一摞摞发黄变脆的黄道林纸,密密麻麻的小字工整清秀。这一切把我的思绪带到那个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遥远的年代,我在爸爸生命的历史长河中遨游,时时为它的波澜壮阔而惊叹不已。下面我不揣浅陋,撷取几朵记忆中生命的浪花,以缅怀和纪念我们敬爱的爸爸。生命交响英雄乐章一生永奏主旋律年9月,爸爸出生于山东省栖霞县四区马蹄夼村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其父刘维和年始任国民党四区区长,后受共产党影响,积极组织抗战,历任栖霞县临时参议会参议长,北海参议会参议长,胶东行署联合办事处副主任等职。是当地著名开明士绅。为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做出很大贡献。爸爸八岁入本村私塾读书,后考入栖霞县立初中。他天资聪颖,阅读了大量进步文学书籍,文天祥,史可法等民族英雄的楷模以及父辈家庭的熏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英雄主义的远大抱负。爸爸在历史思想自传中写道,那是一种:“愿在人上,不愿在人下的个人英雄主义”。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正在北京求学的爸爸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外围组织〕组织的南下请愿团,抗议国民党政府卖国求荣的不抵抗政策。行至济南,由于京渝铁路不通,受阻数月,而参加共产党以韩复渠的名义开办的政治人员训练班,毕业后被分配到烟台,发动海港工人和学生抗日。年春天,爸爸回到家乡栖霞,他很快和三联军民先总队部取得联系,按民先总队部指示,在四区开展民先工作,先后发展民先队员十余名。年春天,接中共蓬黄战区指挥部指示,爸爸为主组建第八总队,爸爸四处奔波,队伍很快组建起来了,总队下设四个大队,爸爸任总队长。同年五月,经孙峰同志介绍爸爸加入中国共产党。▲父亲青年帅照年4月栖霞县第一支革命武装县大队成立,爸爸任副大队长,队长由县长兼任。年6月胶东日军大岛、池田大队连同伪军余人从各个据点出动对胶东艾雷山区进行血腥大扫荡。为挫败敌人气焰,上级指示爸爸率栖霞县大队配合主力部队在雷山北麓伏击敌人。当日下午三时,战斗打响,敌人向县大队阻击的阵地发动三次突围,均被打退。县大队虽然武器装备差,但士气高涨,越战越猛,激战直至深夜,这一次战斗,日伪军伤亡八十余人,狠狠打击了敌人的气焰,大振了我军军威。年3月,爸爸又率领县大队参加了著名的解放牙山战役。牙山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年被国民党投降派蔡晋康部占领,切断了我东西两区根据地的联系,为打通东西根据地通道,中共山东分局派许世友赴艾崮山区成立了胶东反投降指挥部,统一指挥解放牙山战役。当月15日夜,我部兵分三路直指牙山敌人盘踞地。爸爸率县大队和右路主力部队一起攻打牙山。激战三天三夜,歼敌余人,牙山地区宣告解放。牙山的解放不仅扩大了抗日根据地,更重要的是将胶东东西根据地连成一片,结束了东西长期分割的局面,取得了抗日斗争战略性的胜利。牙山解放后的年秋,我党成立北海军区一营,爸爸奉命任营长。一营下设三个连,约三百人。战斗更加频繁,平均一个星期就要有三次战斗。年春天,有一股敌人从烟台到栖霞,路经一营驻地,军分区命令一营伏击敌人。爸爸立即召开军事会议,研究部署,决定在福山的西亭西沟打埋伏,为防止敌人逃跑,在伏击圈西头公路铺上农民耙地用的耙,部队于拂晓前抄小路赶到设伏地段埋伏好。第二天上午十时许,敌人三辆汽车从东面开来,等汽车进入埋伏圈,爸爸一声号令,公路两边突然枪声齐鸣,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敌人急忙还击,汽车加大油门企图冲过去,但公路上铺了一片耙,汽车从耙上压过,耙齿扎进轮胎,耙身别住车轮,一辆汽车别住了,后面的也就过不去了。敌人纷纷跳下汽车,有的没命的四下逃窜,有的钻进汽车底下负隅顽抗。爸爸率领战士们高喊“缴枪不杀!”冲上去包围了汽车。就在这当口,敌人一颗子弹击中爸爸左上臂,爸爸仍带伤指挥战斗。这次战斗共消灭敌人十七八个,俘虏鬼子四个,伪军七八个。缴获机枪一挺,大盖枪二十余支。战斗从开始到结束,总共十几分钟。战后,爸爸和一营得到了北海军分区的通报嘉奖。年2月爸爸调山东抗大一分校学习,参加党的整风运动,进一步提高了政治思想理论水平。年6月,爸爸因受伤的左臂长期未得到较好治疗,发展成骨髓炎,病势沉重,医院休养。后来虽然痊愈了,但左臂留下终生残疾,被评为二等甲级革命残废军人。养病期间,医院工作,荣立三等功一次。年4月,爸爸调华东警备五旅任参谋长,那时,部队正在准备攻打长山岛。部队没有渡海作战的经验,爸爸组织部队日夜加紧进行渡海战术演习。最终胜利解放长山岛,并担任守备任务。年9月,爸爸调一零一师炮兵团任副团长,从步兵转入炮兵,爸爸又面临着新的考验。他大胆工作,积极钻研业务,很快适应了炮兵指挥。年9月爸爸调南京华东第三炮校学习,年调沈阳高级炮校学习。他学习勤奋,以优异成绩毕业,进一步提高了战术理论水平。年8月爸爸调炮兵十二师二十二团任副团长,团长。炮兵第十二师第一副师长,师长。年,年,爸爸为保家卫国,打击美帝国主义,先后两次随中国人民 赴朝作战。年,爸爸因病离职休养。-年,爸爸连续13年任济南军区干休一所休养员支部书记,所党委委员。年6月19日,爸爸因病医治无效,在济南军区总院不幸逝世。走完了他平凡而又壮烈的一生。▲父亲与朝鲜群众合影透过这一段段看似枯燥的文字,我的眼前幻化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会儿是年轻的爸爸,他23岁出任总队长,24岁出任县大队队长,年轻的爸爸一米八多的魁伟身材,浓眉大眼,威风凛凛,肩挎盒子枪,骑一匹高头大马,率领着抗日队伍在家乡的山山水水间驰骋,那是何等的勇猛威武!一会儿是中年的爸爸,在波涛汹涌的渤海海面,爸爸指挥着战船向长山岛挺进,呼啸的海风,吹拂着他的衣襟,吹乱了他的头发。那一年,爸爸35岁,他和他的战友们为之浴血奋战的新中国胜利诞生,同时,妈妈参军入伍,和爸爸终于结束了长期战乱流离的分居生活,夫妻团圆,不仅如此,妈妈还给爸爸带来了他没见过面的新生几个月的女儿刘明,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当爸爸见到一路奔波,风尘仆仆的妻子,从警卫员手中接过襁褓,却听见婴儿的哭声从襁褓的下端发出,急忙打开襁褓,却原来孩子一路都是头朝下倒着抱来的!爸爸把女儿高高的举起,举向初升的朝阳,女儿涨得通红的小脸上还挂着两行眼泪,却咧开小嘴甜甜地笑了。于是,爸爸妈妈,叔叔们都笑了。是啊,人们怎能不从心底里欢笑,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祖国,新的太阳,新的生活。面对这一切,爸爸心头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一会儿是壮年的爸爸,他乘坐越野指挥车,行进在中国人民 的行列中,那时,爸爸40岁左右,已是我军高级干部,为保家卫国,打击美帝国主义两次赴朝作战。这期间,他的小女儿――我,小儿子――刘健相继出生。刘健出生时,爸爸还在朝鲜前线,妈妈写信告诉他生了个儿子,请他起名,爸爸回信说就叫凯旋,期盼 凯旋回国。爸爸戎马一生,战功赫赫。枪林弹雨,身经百战,用鲜血和生命实现了他的英雄的梦。正直坦诚光明磊落一生高唱正气歌爸爸一生正直坦诚,光明磊落,他生平最痛恨,最瞧不起的是趋炎附势,拍马逢迎,阳奉阴违,搞政治手段往上爬的庸俗小人。年我党在全军全国开展了三五反运动,那时,爸爸被临时抽调在胶东军区三反办公室工作,运动进入打老虎阶段(老虎指贪污分子),上级要求狠,准,彻底打击贪污,提出大胆怀疑,并要求各单位做打虎预算。在这种极左路线影响下,许多同志被扣上贪污的帽子,并被扣押,审查。爸爸坚决反对这些极左的做法。当时做财务工作的梁叔叔被戴上手铐审查,双手都被磨肿了,爸爸看到后非常生气,立即命令给他解下手铐,并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帮助他澄清问题,摘下了“老虎”的帽子。后来,梁叔叔一直在部队从事财务工作,现在,也是军队高级干部。多少年来,他念念不忘爸爸在关键时刻为他主持正义,和爸爸妈妈结下了真挚的战友情谊。卢叔叔,是爸爸的老下级,和妈妈同在干部处工作。爸爸离休后,卢叔叔升任炮兵干部处处长。大权在握,地位显赫。但爸爸从没为自己的私事去麻烦过他,甚至疏于来往。文化革命期间,卢叔叔受四人帮迫害被打成反革命,在炮兵司令部大院关押审查,众人避之惟恐不及,可就在这时,爸爸却让妈妈代表他,乘车几十公里专程前去探望。卢叔叔见到妈妈,大为吃惊:“老衣啊,你和老首长就不怕受牵连吗?”妈妈坦然一笑:“我们都是退下来的人,无职无权,怕什么呢?”卢叔叔感动得热泪盈眶。▲父亲戎装英姿文化革命后期,爸爸去南京看望大姐刘平,那时,南京军区好几个军区首长都是爸爸过去的老战友,有人劝爸爸去联络联络,爸爸说:“人家在岗位上,工作忙,我就别去打扰了。”可爸爸却念念不忘一位烈士的遗属,这位烈士是张乐天叔叔,他和爸爸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战友,爸爸当北海独立营营长时,他是教导员。后来,张乐天叔叔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英勇牺牲。爸爸只知道张乐天叔叔医院工作,其他一概不知。医院,医院的打听,医院啊,真无异于大海捞针。老天不负有心人,后来终于有了线索。爸爸知道烈士的遗属和孩子都生活得很好,这才放下心来。爸爸就是这样,和同志交往凭的是真挚深厚的战友之情,决不搞拉拉扯扯,趋炎附势的庸俗作风。宁愿雪中送炭而不锦上添花。▲父亲与亲密战友合影60年代初期,林彪主持军队工作,大肆鼓吹政治挂帅,批判单纯军事主义。上级部门派出工作组,到12师召开党委会,要求每个党组成员表态,批判单纯军事思想。在会上,爸爸作为主管军事工作的第一副师长以沉默代替抗议,拒不表态,党委会出现僵持局面。会间休息时,有关领导找到爸爸,说:“老刘啊,你为什么不发言?这可是个态度问题,直接影响你下一步的升迁啊。你这个副师长也当了好几年了,上级正在考虑你下一步的安排啊。”爸爸回答说:“对这个问题,我暂时还没想通,作为军队就是要时刻准备上战场打仗,不抓军事怎么行呢?既然没想通,我就没法表态,党不是一直教育我们要实事求是吗?”爸爸后来的职务与他的革命经历相比,明显低于同期的同志,这一方面与他身体生病,过早地退出了工作岗位有关,但和他耿直的性格也不无关系。爸爸此生最引以为骄傲的是,虽然没有得到什么高官厚禄,但他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步升迁,凭的都是对党的耿耿忠心,和为革命立下的赫赫战功。故此,得之坦然,受之无愧。而今,爸爸于九泉之下应该感到欣慰的是,他的五个儿女没有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自立自强,事业有成。虽然没有更多的荣华富贵,但都积极进取,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浮躁喧闹的社会里,坚守着正直诚实的做人原则,而这又何尝不是爸爸所期望的呢。慈善仁爱故土情深一生秉持热衷肠爸爸的历史思想自传中有这样一段:“年五月间,在全国和平空气影响下,见别人老婆孩子都在一起,我在个人主义和功劳思想支配下,活动着与妻子团圆,向组织要求供给两个小孩子的生活问题,但上级未批准,我便表现牢骚不满,校政委阎政同志,对我批评不但不接受,反而当面表现对抗,无组织无纪律的说组织不公平,造成了不良影响。后经校方和政府接洽,两个小孩子的生活由政府供给——”爸爸以检讨的口吻提到的这件事情让我们看到了爸爸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另一个侧面。“知否兴风狂啸者,回首时看小於菟。”在战场上威风八面,叱咤风云的爸爸,在生活中也像每一个普通的丈夫和父亲一样有一颗慈爱之心。爸爸和妈妈年经人介绍相识,相爱,结婚。妈妈自小随父母闯关东,初中毕业那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妈妈举家返乡,在家乡小学教学,是当地少有的女教师,知书达理,温良贤淑,和爸爸婚后,妈妈也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一个共产党员,革命干部。爸爸和妈妈战争年代出生入死,并肩战斗,和平时期相濡以沫,伉丽情深。共同走过了50多年的风雨里程。我永远记得,在妈妈最后的日子里,医院陪床,白天大家都要上班,爸爸不顾年迈体弱,医院照顾妈妈。当我们傍晚赶到病房,经常看到这样一幅情景:夕阳中,爸爸妈妈执手相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们催爸爸回家休息,爸爸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柱着拐杖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妈妈追着他的背影欠身叮咛着:“老头子,明天不要来这么早,在家多歇会啊。”直到看不见了,才收回目光,幽幽地叹一口气:“这老头子,头发全白了,我死了,他怎么办呢?”现在,这对恩爱夫妻,阴阳相隔十六载后在天国重相聚,又该是怎样的百感交集﹗▲父亲与母亲伉俪情深60年代,爸爸多元钱的工资收入,上要奉养三位老人,(姥姥,爷爷和奶奶),下要抚养我们五个子女。爷爷奶奶晚年居住北京,爸爸按月寄去赡养费,从不间断,直到养老送终。50年代,大妈心脏手术住院,爸爸把半年的工资悉数帮大伯交了手术费。小叔和几个堂哥在爸爸的带领下走上革命道路,从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哥刘敏,大姐刘平分别在北京、南京上大学。在当时情况下同时供两个大学生,其经济负担是可想而知的。但爸爸深知在和平建设时期文化的重要性,为了子女的前程,宁可自己扎紧裤腰带。,部队为保证首长营养,每人每月配给二斤黄豆,爸爸一颗也舍不得吃,全都寄给在南京读大学的大哥。部队专为首长开的小灶,爸爸舍不得自己去吃,都是打回来给我们吃。我至今记得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情景,揭开锅盖,又是黄澄澄的南瓜小米稀饭,我们不由皱起眉,爸爸端起碗喝了一大口,夸张地咂着嘴:“哎呀,南瓜稀饭,真好喝啊!”爸爸的样子顿时勾起了我们的食欲,一顿饭吃得格外香甜。十指连心,我们五个子女,每个人的幸福都挂在爸爸心上。大嫂年山大化学系毕业,被分配到蒙阴酒厂,具体工作竟是编草帘子。为了让她学有所用,爸爸千方百计把大嫂调到济南化纤厂,文革后,大嫂成为化纤厂(现化纤集团)总工程师,为祖国四化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刘平大姐刚生下第一个儿子,就因为单位派性,被审查不让回家,正在这时爸爸到北京接受毛主席接见,见孩子得不到照顾,面黄肌瘦,严重缺钙,当即决定把孩子带回济南抚养,为大姐解除了后顾之忧。爸爸爱我们,也爱我们的下一代。年4月,我的女儿远赴国外学习,那时,爸爸已经病入膏肓,女儿到达大洋彼岸后的第一次考试取得了第一名,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爸爸,爸爸被病痛折磨的消瘦变形的脸上露出了久病后的第一次笑容。▲年解放时,父母将土改时分给他们的十几间瓦房无偿捐献给村里办学。我们兄妹于年10月返乡认祖归宗,在父母当年捐献的两排青砖瓦房前与村党支部书记合影留念。 爸爸不仅关心自己的子女,对老战友的后代,特别是那些在战争年代牺牲了的战友的后代,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年军队内部招兵,爸爸托关系,走后门送走的三个兵,一个是转业到地方工作的老战友的儿子,另外两个都是烈士遗孤。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我看到这样一封信,莱阳一个干部,和爸爸素不相识。只是听说抗战时期他的父亲和爸爸一起工作过,他的父亲解放后被坏人陷害,开除党籍,冤死狱中。给他们一家造成了很大的精神负担。这个干部给爸爸写信,要求爸爸提供有关的证明材料。爸爸接信后立即回信,不仅提供了详尽的证明材料,而且给他出主意,想办法,表示极大关心。这个干部非常感激,写信说:“大叔,我们与您素不相识,冒昧地给你写信,没想到你这么关心我们。我们一家都感激您对我们道义上的支持。”我们从小,经常听到周围的人,说爸爸是一个热心的好人。这些人里,有爸爸的同事,有爸爸的下级。他们的话里,没有虚假的奉承,而充满真诚的感激。爸爸在12师工作时,有一个干部的妻子,是地方一所学校的老师,被打成反革命,按部队规定,要求这个干部与其离婚,脱离关系。爸爸派出调查组,两次到这所学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直接找那个老师了解情况,严格执行政策,保住了一个家庭的完整。爸爸的警卫员小王叔叔,复员回乡后,给爸爸写信说生活困难,爸爸立即给他寄钱帮助。前些年我们回家,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幅情景:几个纯朴的老乡坐在客厅里,爸爸满面红光,眉开眼笑的和他们啦家常,什么这个夼的谁谁谁还活着吧?那个村的谁谁谁怎么样啊,那亲切的乡音满屋子缭绕。那时候,经常有老家的乡亲找到门上。有来买化肥的,有来卖苹果的,有来送孩子考学的,有来上访打官司的。爸爸不但留人家住在家里,好酒好菜热情款待,还动用一切能动用的关系帮助人家办事。有时候,我们为自己的事求爸爸去托托关系,爸爸不给办,我们知道,心性高傲的爸爸不愿开口求人。可为了老家的乡亲,爸爸却能拉下脸来托关系,走“后门”。在那些物资紧缺的年代里,爸爸帮老家批过钢材,买过化肥。卖过苹果……年,爸爸已是80多岁高龄,老家一个乡亲来济南上访,爸爸从所里要上车,拄着拐杖亲自陪那位老乡去民政局申诉。更有甚者,有病人来看病,他也一点不避讳,留人家在家吃,在家住,等走了才知道那人得的是传染病。那时候,我们不理解爸爸,抱怨他多管闲事,瞎逞能。直至今天,看了爸爸的历史自传,了解了爸爸的历史,我才理解了爸爸。爸爸虽然很早即离开家乡,后来转战全国,从农村来到城市,成为军队的高级干部,但他生命的根永远在家乡胶东,他永远是农民的儿子。战争年代,他的鲜血洒在那片土地上,那片土地怎能不叫他魂牵梦系?那里的乡亲,战争年代给部队抬过担架,送过军粮,他们的父兄也许曾是爸爸的战士,跟着爸爸转战南北,流血牺牲。今天他们来到家里,爸爸怎能不热情款待,倾囊相助?爸爸非常关心家乡建设,年爸爸即把土改分给他的十几间瓦房捐献给村里办学,其义举比现在的希望工程超前了半个世纪。这篇文章就要结束了,我闭上眼睛,思绪又飞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家乡的大山深处,一夜激战之后的黎明,山岚间若有若无,缭绕着的晨雾似乎还带着淡淡的硝烟,山上的树木却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郁郁葱葱,小草挂着露珠,野花在晨风中摇曳,响了一夜枪声之后的黎明格外宁静。突然,“嘚,嘚,嘚……”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响,爸爸肩挎盒子枪,骑一匹高头大马向我们奔来,啊,爸爸是那么年轻,那么英武,一米八多的魁伟身材,浓眉大眼,威风凛凛……我兴奋的大叫一声:“爸爸!”迎着爸爸跑去,可是,爸爸好像没有听见我的呼唤,他目视前方,表情严肃,擦着我的身边策马而去。爸爸,您为什么跑的那么急?为什么不能停留一会儿?哦,我明白了,前方一定有一场新的战斗在向您召唤,您向往着那火热的生活。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爸爸,敬爱的爸爸,您的战斗的不平凡的一生,您的高尚的情操,您的坦荡的人格,您的博大的爱心,我们及我们的子子孙孙将永远引以为自豪和骄傲!您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楷模!您的英勇可破敌胆,您的正直可策后人,您的光彩可昭日月,您的英名万古流芳!作者简介 刘莹,军人家庭出身,转业军人,医疗工作退休,热爱文学写作,现为诗社会员,曾获得全国散文征文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长三角先锋文学 —————————— 编委会 东方剑笔 诸葛湘子贾益三潇湘 一米阳光周广华原野 cxt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dl/53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