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阳光一生yangguangyisheng

他20岁参加工作,工龄36年,每天忙得陀螺样的,恨不得一天当几天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做数学题;

他的第一学历是中师,但他以中学教师身份获评了“教授”级职称,并获中学数学教育最高奖——苏步青数学教育奖;

他只有一个儿子,但有成千上万的儿女叫他“胡嗲”(湖南方言“父亲”的意思);

他去世后,记者去采访,所有人,哪怕是铮铮汉子,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无不泪流满面,但说着说着又会露出微笑:“想起胡嗲就有力量。”“他的生命长度不够,但活出了生命的厚度。”

他就是胡进文,湖南省益阳市一中正高级数学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去世时年仅56岁。

胡进文与学生在一起。(资料图片)

一天当作几天用

胡进文的最后3天是这样度过的:

3月11日上午值班出试卷,下午组织3个班学生测试数学,细致批改份试卷直到深夜;12日从早自习开始继续批改试卷,中午没休息,晚上坐10个小时火车去广州,为一名报考中山大学研究生的学生“面授机宜”;13日连夜坐火车赶回;14日早上从火车站直奔益阳市高中数学学科研讨会,听课、评课,三四节课和下午各上了两节数学课,晚自习下班辅导。其中,一名学生问了两个题目,一个没解完带回家继续解;三四个小时后,独自一人在家的他,斜躺在床上继续解题,再也没能起来……

“为了教育,为了学生,我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6年前,胡进文在全市师德标兵巡回演讲中这样表示。6年后,他用实际行动、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3个班的数学,文理两跨,不仅是数学竞赛教练,还当班主任。”益阳一中党委书记、校长王楚奇说起胡进文,喉头哽咽,这个工作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胡进文的课上得好又负责,如果只排两个班就有家长、学生集体强烈要求他“再带一个班”,所以胡进文工作36年,当了31年的班主任,这十几年来一直是这个工作量,“早6晚12”是胡进文近20年来的工作常态。

“那不是一般的累,大部分时间是每周27节课,一般24节。”该校高三年级组长周轶说,自己比胡进文小几岁都吃不消,他周末和寒暑假还要带奥赛培训,每天忙得陀螺样,“他的形象不是树起来的,是拿命拼出来的”。

工作量这么大,胡进文只能挤自己的休息时间。家距学校步行只10多分钟,但这些年里,几乎每天的午饭和晚饭,都是妻子张跃辉送到学校六楼的办公室。学校专为胡进文配了一间办公室,空调、沙发都有,但他嫌在二楼离六楼的学生远,硬是在教室旁边要了一间小房子,一张学生用的铁架子床、两张旧办公桌,就是他的全部。

年暑假,因数学竞赛和自主招生培训,胡进文没休过一天,开学时脚疼得着不了地,医生说是劳累引起血液感染必须住院。“3个班的课还当班主任,哪里走得开?”他跟同事们说,只是每天凌晨5医院打点滴,8点再赶到学校上课。年暑假,他带参加奥赛的学生,湖南高达38摄氏度高温的20多天里,病倒的他边打点滴边上课,医生都感叹是“把病房搬到了教室里”。年1月,胡进文的儿子因患先天性心脏病到长沙治疗,手术一结束他就往回赶,半道接到电话说老父亲又病了,他又赶医院,凌晨三四点钟往回赶,第二天准时出现在教室里。

“去年,他的儿子、媳妇对我下了‘最后通牒’,我说要‘开除’他的班主任,他口头说好好,结果一转身又忘记了。”副校长罗攀登说,胡进文的口头禅就是“我来”“没问题”。“我们都劝他,但他觉得自己身体很好,没问题。”儿子胡宇才说。

“他全部心思都在工作上。”胡进文去世那天人们破门而入时,只见备课的电脑开着,胡进文半躺在床上,一只脚耷拉在床边,左手持书捂着胸口,右手保持着握笔的姿势,一支笔掉在地上,床上散落着资料和试卷。

当天,大雨倾盆,雷电轰鸣。胡进文离开了。

中师生干到了“正高”

被学生和家长“抢”的胡进文,年参加工作时,第一学历只是中师。但“特别爱学习,特别爱教书”的他,36年坚持一线教学,终于在年1月顺利拿到正高职称,湖南51万名中小学教师中仅人。

3年中师,不分专业,所学数学知识其实很有限。能够把初中数学教好都已不易,更何况高中和奥数?但胡进文靠着湖南人的“霸蛮劲”,不仅在奥数领域搞出了名堂,先后辅导多名学生在全国奥赛中获奖,成为远近闻名的金牌教练,更是凭着这股劲儿,每年所教的班每次统考都成绩优异,学考合格率为%,高考平均分名列全市前茅。

有多“霸蛮”?

同事宋晖记得,他每年都订十几本数学杂志,每本都细读死钻,做笔记写心得,厚厚几十本;

曾经的学生、现在的同事王咏兰记得,年的班主任胡老师,每晚都在别人睡了后再去找题目、备课,刻钢板、印试卷;年高考前3个月,胡老师急性胰腺炎疼得倒在地上,只休了两天就来上课;

胡宇才记得,一道题如果有3种解法,父亲就一定要全都想出来、弄明白,再全部教给学生;

妻子张跃辉记得,很多时候,老胡一个晚上都在解一道奥赛题,到了夜里一两点,如果题还未解完,他会抱着书到床上继续算。

“我学会写教学反思,就是受了他的影响。”在胡进文去世后,接手班班主任的化学教师文胜丰,曾在偶然中看到胡进文的教学反思,“工整得就像本书,公式、坐标图、几何图形,很少有涂改;‘分离参数,太复杂’,‘运用数字归纳法来证数列不等式,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应立即突破这个难点’……红笔写的备注,处处都是他的思考。”

调入益阳一中的17年里,这样的教学反思与教学笔记胡进文写了60多万字。年就开始课改的他,这些年主持和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主编教师和学生用书5本,发表论文30多篇。

“都是拼出来的。”同教高三数学的曹爱军感叹,备课、笔记、做题本,做得这么多、这么齐整的,自己教书几十年、任教10多所学校,唯见过胡进文。在胡进文家和办公室,书架上、阳台上满满当当的全是专业书,书桌上抽屉里到处都是他做的数学题备课本,整齐得可以直接印刷出书。

“学生都是我的崽女”

36年,胡进文直接教过的学生有多人,对自己的学生,他几乎不叫名字,都是昵称,亲切感十足。

班学生张硕旸在胡进文的嘴里,别名是“硕硕旸”,数学课代表刘沛东是“东崽子”。回忆起胡嗲用大嗓门的桃江话叫他们的场景,与他们分享零食的场景,请他们到家做客的场景,学生们泣不成声。

“他是真的喜欢学生。”与他搭班的生物教师熊正华说,胡进文家里很困难,妻子下岗20多年,儿子从小身体不好,如今硕士毕业刚在上海工作、成家。但对学生他很大方,这些年光自费给学生发的奖金就有好几万元。就在去世前几天,胡进文还半开玩笑地说,“麻烦了,又要找老婆讨几千块钱”。因为4月有月考,他在班上设了五花八门的奖,承诺凡月考有进步的、排前多少名的、单科前几名的都有奖。

“我就是他和学生的全职保姆。”胡进文突然去世,妻子张跃辉觉得“天塌了”,她后悔自己那天回乡下看父亲不在家。

她沙哑着嗓子回忆说,家里几乎从来没有零食,因为“都让老胡带到班上给学生了”。这还不算,他还今天让买几斤糖明天让买几箱奶;每次送饭,有点好菜,他都是让这名学生一筷鸡那个崽一坨肉,最后自己一点剩汤拌饭。

去年中秋节,胡进文早早打电话让妻子买个月饼,“学生们人手一个”,还说当天带两名学生回来吃饭,结果呼啦啦来了10多个,张跃辉只好临时又切腊肉又煮面条;大年初二,胡进文把学生带到家里辅导奥赛,家里住不下还让妻子帮着找地方借宿……这样的场景太多了,张跃辉都不知道这几十年,为学生做过多少饭买过多少零食了,反正逢年过节到家来的学生,回忆起学生时代,印象最深的是师母做的菜。

“他把每一名学生,都当作我一样。”儿子胡宇才也是胡进文的学生,因为心脏装支架休学一年,没考上理想的大学有些愧疚。胡进文对他说,“我好多学生考上了北大清华,他们就跟你一样”。有时,胡宇才陪父亲在办公室,每来一名学生,父亲都是“抱一下、抱一下”。胡宇才有些吃醋,父亲还是那句话——“他们就跟你一样”。那次手术后父亲要提前返校,胡宇才含着泪请求爸爸“再陪我一天吧,就一天”,但高考在即,胡进文只能委屈儿子,“我陪你的时间还长着呢”。没想到,如今父亲再也无法陪伴儿子了。

“他爱学生到了痴傻的地步。”语文教师邓忭春说。最让邓忭春印象深刻的是,省赛前一天晚上,胡进文比学生还紧张,睡不着,深夜把邓忭春和班主任找到一起说,如果孩子没考好怎么办,如何应对。没想到,这批孩子考得特别好,6人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年,邓忭春在班上选了12名学生,委托胡进文进行奥赛培训,胡进文没有半点推托就答应了。“不是一次,是两年多啊,没有收过一分钱。”邓忭春现在想来还觉得“欠了胡老师的”。

胡进文是益阳乃至湖南的高中数学名师,许多人通过各种关系,想高价请他对自己孩子进行辅导,然而最后都发现,不可能。“虽然一节课至少一两千元。”罗攀登说,“但他哪有时间,根本不可能出去辅导,他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义务辅导学生身上,他是最具教育情怀的人。”年,胡进文获得“益阳市突出贡献奖”,奖金还没到手,就将2万元捐给了自己的家乡桃江县鸬鹚渡镇长江小学的孩子们。

“他一直就是这样爱着他的学生。”同事王咏兰是胡进文曾在桃江六中任教时的学生。年,初中毕业的她因为家里穷,父亲不打算送她上学。胡进文不知从哪里打听到这事,骑着单车来到王咏兰家,说服父亲让她上学。那些年,王咏兰大多数午饭是在胡嗲家里吃的。高考前3个月,王咏兰母亲查出恶性子宫肌瘤,医疗费花了1万多元,父亲又让王咏兰辍学。胡嗲知道后,拿出元工资,让王咏兰给母亲治病。“如果不是胡老师,我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王咏兰哭着说。这次送别胡嗲,毕业了20年的全班同学来了一多半。

不止王咏兰所在的班,采访时记者在胡进文的家里看到,好几个学生留言本,上面写满了学生对他的爱与尊敬:“胡嗲,你上课时像个‘老顽童’,数学课讲得很有趣,课后,你又像个熊猫一样和蔼可亲。你为我们费尽了心血。我们真的好爱你!”“胡嗲,对您的感激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断。”“胡嗲就像爸爸一样。”

胡嗲去世,闻讯的学生第一时间都赶来了,北上广、江浙赣,甚至远在澳大利亚与丹麦的学生也赶来了……人人泪流满面,街道为之堵塞,城区的花圈都卖光了。一名普通教师去世,老百姓争相悼念,全城送别,益阳市四大班子领导齐送花圈,这在益阳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想起胡嗲就有力量”

身前深受家人和学生喜爱,同事敬佩,各种荣誉加身,却没来得及说一句话,就这么安静地突然地走了。

记者采访时,妻儿、学生、同事,谈及此都忍不住落泪。然而,一个令我们不解的现象反复出现数次——随着对胡进文回忆的推进,很多人脸上又不约而同地露出微笑。

“有一次到胡嗲家里吃饭,还没开吃,胡嗲就说‘你胖,少吃肉多吃菜;我瘦,可以多吃肉少吃菜’。”张硕炀说着说着泪中带笑,“胡嗲真是年轻得很,除了不怎么会用手机,和我们都是零距离。”

“胡嗲定理”“葵花宝典”“女士优先原则”……这些有趣的“称呼”,全是胡进文为了帮助学生学习,用通俗话总结出来的数学定理和学习经验。“像‘女士优先原则’,其实就是求DETA,无论题型怎么变,遇到这类题,只要先把DETA算出来,其他就简单了。”“本来我数学不太好的,胡嗲这么一教,我真的提高飞快。”张硕炀说,他拿到了全国数学奥赛二等奖。

“年轻、幽默、好玩”“爱开玩笑的胡嗲”“外表很凶,内心温和的小老头”,班学生周熙回忆,有这么多称呼的胡嗲,讲数学特别耐心。但胡嗲对她最大的影响不是数学,而是做人。“我们班同学谋划凑一笔钱,在胡嗲祭日那天以他的名义,捐到桃江的那所学校。”

“胡嗲的满崽多。”张跃辉说。一次,胡进文把家里买的新上市的葡萄全部拿到班上,说是“给满崽们尝尝鲜”,晚上回家用带点抱怨的口吻向妻子诉苦“我只分到两粒”。丈夫走后,已经哭哑了喉咙的张跃辉,回忆起这一幕,脸上露出不自知的微笑。

“他身上有一种力量,想起他,仿佛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班班主任罗令,在胡进文去世后的几天,一直忙于安抚班上学生的情绪,“也是为了安抚自己”。

“他每节课后都写教学反思,我也开始这样做了。”接替胡嗲当班主任的文胜丰说,自己压力很大,深爱着他的学生们情绪也不稳定,每天都有人哭,“但我会和大家一起加油的,争取在两个多月后的高考中,以最好的状态告慰胡嗲”。她眼圈发红声音坚定:“班,我帮你守着!”

悲痛吗?当然。他一句话也没有,就这么突然走了。家人、学生、朋友、同事,伤心、悲恸、惋惜、遗憾,都有。

“但回想起他活过的每一天,我又会觉得,胡嗲自己也许并不遗憾。”罗令说,他这50多年里,职业生涯的每一天,都做着自己最想做的事,帮助着那些他深爱的人,生命的厚度早已超越了年岁叠加的长度。

有些情感不需宣泄。

在胡进文去世的四五天里,邓忭春一直想写些什么去纪念儿子的数学老师。“文字固然可记,精神更当传承”,最终,她将计划搁浅。正在清华读博士的儿子,匆匆赶回,在恩师灵前,邓忭春第一次看到懂事后的儿子落泪,“儿子此生都不会忘记胡老师”。

与学生交往,每天解题,将知识传给更多人,胡进文乐在其中。所以,即便是在益阳住了10多年,却不知道这座城市夜景是什么模样,也不再有机会去看一眼,但胡进文也不会遗憾。

因为,他的生命会在很多人身上延续。

禁毒知识

古人云:“万事开头难!”

朋友:“没事,吸一次不上瘾”

结果怎么样?

朋友这一句话,你对毒品的恐惧、怀疑一下就烟消云散了

你就真的没有任何防线了

吸毒的这第一次,你就尝试了

古人又云:有一就有二!

既然你第一次吸了,没有第二次?鬼信!

所以你就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吸毒之路。。。。。。

关于吸毒和禁毒,人们常常会有非常惊人的误解。遗憾的是,这些误解却在社会上、网络上广为流传。

偶尔吸毒一次到底会不会上瘾?吸毒到底能不能减肥提神?在家种植罂粟“纯观赏”到底犯不犯法?

小编收集整理了9个常见的误解,一起来看看。

吸了毒会怎么样,看完你再下结论

偶尔吸一次不会上瘾!

%的人因为这句话开始吸毒的!!!

偶尔吸毒一次并不会上瘾?

错!

虽然吸毒的成瘾性与所吸毒品的种类和人的个体差异有关,但是实际上依赖性是所有毒品的基本特性,吸食毒品都会成瘾。千万莫尝第一口!

误区一是偶尔吸毒不会上瘾或者别人吸毒会上瘾,但自己不会   这也是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吸食毒品的原因之一。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说,吸毒的成瘾性与所吸毒品的种类和人的个体差异有关。但实际上,依赖性是所有毒品的基本特性,吸食毒品都会成瘾。多数吸毒者有了第一次,就难免有第二次。吸食摇头丸、K粉不上瘾

  摇头丸、K粉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心理依赖。吸毒者在心理上所产生的效果和感受甚至比海洛因还要强烈,会产生顽固的“心瘾”。这些人一遇到心情不好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摇头,寻找解脱,这就是强烈的心理依赖。而心理依赖是毒瘾难戒的根本原因。目前查获的摇头丸多含有冰毒等成分,依赖性更强。

吸毒能减肥?

错!

有人看到吸毒者体态消瘦,误以为吸毒可以减肥。其实,吸毒人员体态消瘦是一种病态。因为吸毒成瘾后,人体的各种器官功能受到损害,机体吸收功能下降,导致体型消瘦。除此之外,关于吸毒的多种神奇“功效”都是不靠谱的。虽然吸毒暂时能带来精神上的放纵,换取到一时的“轻松”,但最终结果也只是虚耗身体。

吸毒能减肥吗?完整的答案是,不但可以减肥,让人日渐消瘦,还会直接致命。

真地有人会用吸毒,来减肥吗?有。这样的案件比例,正在上升。

最近北京警方严打吸毒,两名歌星先后被“朝阳群众”和“海淀大妈”举报,而落网。今天北京晨报报道,北京海淀区法院刑一庭法官王冲说,有少女因减肥而吸食毒品,成瘾后被人要挟“以贩养吸”,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案件一

在一起案件中,17岁的小琴是某酒吧服务员,由于身材较胖,让她倍感失落。一次,她服务的客人唱完歌后,从包里拿出一个“冰壶”开始吸食,这引起了小琴的好奇。客人说小琴太胖,“好心”要她吸两口,能帮她减肥。这句话正戳到了小琴的痛处,她迫不及待地吸了两口,客人还称只要坚持就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一个月后,小琴真的瘦了,这让她兴奋不已,但她已经对毒品产生了依赖。这时供她吸毒客人不再免费提供冰毒,而是提出条件,如果想免费吸,就要帮他卖冰毒。此后,小琴在向其他客人贩卖1.95克的冰毒时被警方抓获。经海淀法院审理,小琴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案件二

黄姑娘,重庆人,24岁,身高cm,体重斤。从15岁开始,体重是困扰她的头等大事。9年,黄姑娘在KTV里当陪唱,有人介绍吸毒可以减肥,而且告诉她“减肥药”不会上瘾。黄姑娘连吸了一个月,体重降下来了,但她很快发现,老感觉身子发虚,风一吹,人像要飘起来一样。我觉得自己变老了,浑身没气力。两个月不到,我发现体重反弹。就这样,我吸了减,停了胖,胖了又吸……最终,被警方归案。

案件三

南京栖霞,年仅21岁顾某在其前男友邢某的带领下开始沾染毒品。吸毒后,她只感觉头晕,不想吃饭,也不想睡觉,她竟然天真地以为这样能减肥,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直至染上了毒瘾,最终被警方抓获。

再次援引警方的提醒:切莫因为一时的好奇和侥幸沾染毒品,自觉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为什么吸毒会让人迅速消瘦、衰老?因为,毒品带来的危害阻止了营养物质的补充,破坏身体各个器官功能。

爱美心切,但绝不可一时糊涂。

戒毒所能解决吸毒的所有问题?

错!

一朝吸毒,终生难戒。

目前,采取戒毒措施后复吸的占大多数。他们也都有强烈的戒毒愿望,但失败者居多。因为吸毒造成的心理依赖像在人脑部扎根一样,一旦毒瘾发作时,痛苦和强烈的渴求会让吸毒者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不顾一切寻找毒品吸食。

就像你抽烟,坐飞机再远,你也不会吸,因为不让也不敢!一下飞机呢,第一件事就是抽烟!毒瘾比烟瘾大多少倍,可想而知了!

吸毒、药物滥用纯粹是意志或人格力量的失败?

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吸毒、药物成瘾是一种发生在大脑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因此吸毒、药物滥用者与患有其他躯体疾病患者一样,都是病人。在吸毒、药物滥用过程中,病人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改变。诚然,吸毒、药物滥用者以强制(冲动)性用药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种行为与反复使用药物过程中发生的大脑改变密切相关。

——“我意志坚强,吸了也能戒,对吧”。

——“你吃了砒霜,意志坚强就可以不死吗?不要试”。

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氯胺酮(K粉)、摇头丸……只要是毒品,滥用都会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严重损害。

(或表述为: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氯胺酮(K粉)、摇头丸……都是毒品,无论任何人,只要尝试就可能成瘾,一旦成瘾则难以彻底戒断,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严重损害。)

从医学角度看,吸毒成瘾是一种具有高复发倾向的脑疾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戒断毒瘾的医学方法。据统计,海洛因戒毒出所人员1个月内复吸的占54.8%,1年内复吸的占88.2%。

为吸毒成瘾者耗资治疗不值得?

错!

在对药物成瘾确实有效的治疗上投资,能降低毒品、成瘾药物对健康和社会负面影响(例如:犯罪、经济负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等)。国外的研究证明,用于治疗每一美元的投入可获得七美元的回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治疗均有成本效益,其耗资低于逮捕入狱的耗费。

我不吸毒,不需要了解毒品防范知识?

错!

不少人正是因为不了解、不知道毒品知识而误入泥潭的。不吸毒的人才是预防对象。中国自古就有“上医治未病”的观点,预防重于治病。如果没有这样的防范意识,就有被毒品侵害的可能。

了解的多了,你抵御诱惑的能力才会强大!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有的诱惑都了解了,再遇见,在你眼里会对诱惑嗤之以鼻,所有招数对你这个老中医来讲都是小儿科啦!!!

有钱人才会染毒瘾?

错!

不是有钱人才可能吸毒,只能说吸毒需要耗费大量钱财。吸毒是由于好奇、无知,或受他人影响、诱骗,或明知有害却偏去沾染的逆反心理驱使,才吸毒的。也有一些人思想空虚,以吸毒为时髦,寻求刺激,甚至用金钱拉拢他人吸毒。

容留他人吸毒不犯法?

错!

我国《刑法》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另据《禁毒法》规定,上述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应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此外,偶然获得毒品转而私藏也属犯罪行为。

种植罂粟观赏不犯法?

错!

罂粟是制造鸦片、海洛因等毒品的原植物,国家对罂粟种植实行严格管制,只批准在限定区域内种植罂粟用于医疗。对种植株以上的,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及抗拒铲除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少量种植,在成熟前自行铲除的,不予处罚。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dl/53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