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5/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说不尽的“合涧集”

合涧集,一座古镇,怀抱着古老的历史,屹立在这淅河之畔。人行其中,总会觉得古风扑面而来,仿佛要让你暂远尘嚣。

合涧集,是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地方。它的年龄与经历也会让人琢磨不透,没有人能够数得清楚它的“历史年轮”,它的丰姿绰约与绝代风华也早已成了栖霞山谷上空那缥缈的云。

合涧村(集)有个别名叫“仙岩村”,仙岩村与仙岩寺一样的古老,但在还没有仙岩村的时候,便早已有了仙岩寺。

“仙岩寺”在哪里呢?翻开如今的林州市地图找林壶公路,林壶公路在栖霞谷迤逦西行......弓上水库坝下有个大庵村,村旁的碧霄峰上就是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岩与仙岩寺。

“西山何其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三国曹丕的这首诗句指的就是这个道儒佛三教文化的争胜之地。据《太平寰宇记》等史籍记载:“周朝末年,隆虑道士卢子綦,在隆虑山栖霞谷仙人岩无忧洞隐居,教友人乔顺之子乔璋、乔瑞二幼童习练清虚之术,服飞龙丸千年不饥,师徒三人皆可白日飞升......”仙人岩的名字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响亮起来的吧?仙岩村也因仙人岩的仙岩寺而成村,又因仙人岩的仙岩寺而得名。

这个栖霞山谷,本地人叫它“河交沟”,它和天平黄华还有洪谷自古以来就是林虑山风景最佳之处,美名著称于世。顾名思义,栖霞者就是山里人看它是朝晖初启之时,彩霞姑娘栖在那重冈复岭上面不想下来;平地人看它时,是夕照堕西崦,山林宿飞鸟,天空中燃烧着的云彩就象个“调色板”把栖霞山谷晕染得美轮美奂,充满了诗情画意;而平日里,天气晴好的话,这个栖霞山上也是有一天的祥云,浮浮冉冉,红紫相间,民间传说这山中有王气,龙潜其中。

亲们,这下子我们知道了合涧村的前身就是那个千百年前的仙岩村了吧,那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留给大家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古典名著般的优美哟!

古时候的合涧村,除了栖霞山谷西通山西腹地,北边还有玉峡关花园梯古驿道,南面有重兴店鹅屋古驿道,它是三条古驿道的汇集之处。这些古驿道连同山左途经这里的大路小径,就犹如一个河流运输网,可谓是“财源滚滚”,给这里带来了勃勃生机!这合涧古镇处太行之面、淅河之湄,曾经是三晋两河通衢之大邑廛,南下北上东进西达位置得天独厚!可谓山水入怀,人文相扶......这个地方在北宋就已经有人定居,商贾辐辏,渐成聚落。发展到有明一朝,据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二山相合,中有溪流......谷前有居民数千家,谓之合涧村。”谷是指栖霞谷,溪流就是淅河了,合涧村的名字那时候也就正式定下来了!亲们,“居民数千家”在五百多年前是个什么概念?解放前(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合涧村才二百八十七户!现在大约九百多户。那么,五百多年前的千年古镇合涧不应该是个特大型集镇吗?

就让我继续用文学的笔调把家乡的故事再渲染一下吧!

想象那去古悠远,栖霞山谷原是一片荒凉的原始山林与草泽地带,原住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辟了这个家园。陆续登场的山西老客又为我们的故事增添了新的角色,他们披荆斩棘、翻山越岭而来,也喜欢上了此间的山水人文。在没有高速公路的时代,这里无疑称得上是“交通要冲”!透过历史的迷雾,你再想象一下,那些晋商与山民在深山老林中不知走了多久,他们餐风露宿、披星带月,那疲劳是可想而知。当他们攀上一座山岗,走出一个山口,眼前突然出现了一脉平阳,那里有炊烟袅袅、鸟啭鸡鸣,还有人欢马叫......他们一下子醉了,也就学那“彩霞姑娘”栖在这个合涧集不走了!

一个人,一个地方,一生中,总会有那么一段历史的辉煌!合涧古镇历史上真正是有过旖旎风光,为人称羡。民谣中所说的“南三集北三集,数了合涧才数到......"总之,六集之首,日进斗金的荣耀至今让人难忘。当年的合涧集是“日日集",也就是天天是集,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我们从一张清代乾隆年间合涧集的地图上可以一窥她当年的“芳华”。这张图片中,展现在我们眼里的合涧集,与我们想象中的合涧集是一样,是格外美丽的景色!

一个两山相夹、河水荡漾的地方,建有山神庙的小东坡下,有个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的古镇。有人说合涧集是栖霞谷里面的神仙姐姐带来的“嫁妆”;有人说合涧集这里有天下宝藏,山里的一只老蝎子在看管着,你看!这合涧集的形状不是就像个“老蝎子”吗?

当年的古镇三券九寨门,北面一城门劵,南面二劵,有一条全集镇的南北中轴线,自北劵而南劵,正面临淅河。栖霞谷里面有伐木工将木材投放河里顺流而下,山西人也有将货物用伐流送,到达这里的南劵门外时,再靠岸上来,到劵外河边的草市上买卖。古镇附近的历史自然地理用一句当时的话来概括就是“穷北乡,富南乡,不如那黄金水道河交沟,得天独厚是那古仙岩!"古镇迤北,西山墁一带是穷乡僻壤;迤南,原康川饶沃繁庶......但是它们都比不上四十里栖霞谷的富裕!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当年豫鲁晋陕进出太行山的交通要道,曾经是商旅不绝于途、文人墨客争相游览的精华路线!山民们可以在那里开“车马大店”和“农家乐”,还有那七十二盘水车日夜不停地吟唱着,百顷水浇地稻花飘香......真是堪比江南哟!所以说到合涧,就必须联系到栖霞谷,她是古镇的“奶娘”!进一步说,她是我们的“根”,对古镇起到了强力输血作用。看,这淅河环古镇南面而流淌,形成护卫之势,四面八方财富聚集,合涧集这个“老蝎子”悠然自得地把那尾后针向北方高高翘起,并伸出双钳拥抱南边西边的“丽姿秀色”,尽情享受眼前这“饕餮大餐”。

合涧集的那条主街,青黑色的条石铺路,两旁全是做生意的铺子:以山西金银铺、山西崔氏绸缎店,天元堂、三元堂药材铺、北京同仁堂药店,同保园饭庄还有钟氏酱园铺最为富丽堂皇,它们之间门楼毗邻相互交错相对,绣旆央央,吸引着来往顾客。老字号商铺的招牌大都出自本土民间书法家之手,字体质朴峻茂、各自风格神韵不同,正可以相互媲美、四时争辉。这些临街建筑台基三阶高高抬起,显示着实力雄厚,衬托出街景繁华。主街之外的其余坊巷院落,亦是处处市井经纪之家,各有生意。山货行、车马店、铁匠铺、染坊、成衣店、果子点心铺、小百货店、肉铺、熟食店等买卖于其间。合涧集东南隅崇隆劵城门楼内外最是热闹,有饮食茶果、酒肆小吃店、算卦理发、货郎地摊、车载杂卖,行走其中,时间在消消闲闲里度过......东南崇隆劵上有三官殿还有猫仙,是人们祈福的地方。登斯楼凭眺,四周江山胜景历历在目,栖霞淅河山光水色,仙岩大桥如“长虹卧波”,“既雨晴亦佳”!河岸沙湾西台上的几座水磨坊就像一位传承历史歌谣的吟唱者,悠悠扬扬地在唱着那古老的歌;村落民宅依依,青砖黑瓦,鳞次栉比,与周遭的苍翠山峦浑然一体。

合涧集经过几百上千年的繁衍生息,已经沉淀下许多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个千年古镇兴于商贸,是当年闻名遐迩的商业物流集散地和“中转站”,它通过商贸的支撑,各种经济文化活动繁荣昌盛,也留下了与其历史进程密切相关的诸多古遗址、古建筑和古民居。古镇当年布局讲究,除了满街的商肆,围绕其左右的是别具特色的居民小区:楸树园、东华园这几个名字可不是人们说的“江南园林”,而是类似于现在的“生活区”。里面的民宅被阡陌交通的幽深小巷所分割,七进七出,楸树园尽是楸树掩映,东华园是果树密接,外乡人走进一不小心会迷路的。这里有砖石楸木的多重院落:大宅院和大杂院,它们院中套院,院连着院,彼此曲折相通,你走迷宫般到最后又是一孔月亮门向你敞开......楸树园还有个戏台,每年正月也会像村里大庙上的庙戏一样唱上一个月,那个温润的日子,不管是殷实富庶人家还是柴米人家都要把一年理不清的俗事放下,坐在戏台下面看那老掉牙的百看不厌的段子。

古镇最独具风格的古建筑是南北三劵、四门亭与山西会馆。特别是那个北大劵的乱梁殿,以构造奇绝为时人推崇。民间有“有人比我强,梁上再加梁;没人比我强,余下两根梁”之说。当年一走近合涧集,远远望去,北大券巍然髙踞,那上面大殿翼角的悬铃,随风作响......虽然该建筑后来毁去,但凡见过北大券雄姿的耄耋老人们至今回忆起来都感之弥深!合涧集有两条南北走向的街、九条东西走向的街,这样的棋盘状街道网,再加上犹如古代城市城门楼般的三个券,还有遍布集上的二十四座寺院庙宇,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古镇形如城堡,繁阜喧盛,不减那些大都市的丰采。更为奇特的是合涧集的地下还隐藏着一条明清时期的古地道一一这是古镇上的商户与居民为了防御兵匪共同集巨资秘密修筑的!这条古地道,砖结构,券顶为拱形砖券,户与户相互连通,可以通向四面八方,成为一套完备的民间防御体系,抗日战争时期以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深挖洞广积粮时期还曾作为防空洞使用。

亲们,这些古镇文脉,都是我们老祖先压在八宝箱底下的“英雄本色”啊!

千年古镇合涧集,青春年华之时,“眉目发肤无不施乎丹青”,塑造的是一个英雄与美人形象。然而,最怕英雄迟暮美人老啊!历史如古镇南边的淅水,又流淌了不知多少光阴,现在的合涧集别来无恙否?当我写下上面这些文字时,我觉得自己仍然在进行一种超越时空的苦思冥想:老街老屋、神庙祠堂、风俗美食,这些之外,我们还记得什么呢?当年的古镇合涧集,有多少经典已经不可复制,有多少的故事已经无人知晓?那些探访者们,你们是否来得有些迟了呢?那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风物都似乎没有听到我心灵的叫喊......排闼推窗,极目所至,一只雄鹰,正展开它那硕大的翅膀,在淡蓝色的天空翱翔。我也不禁拈豪伸纸,不计工拙,写下一律,以志所感:

淅水东流夕照烟,栖霞胜迹在山巅。

崇隆券上曾藏虎,北大池边有乱蝉。

隔岸风车摇不起,对崖云树欲闲眠。

仙岩帝子神游地,留与今人话昔年。”

——TheEnd——

吴玉华网名隆虑山人,河南省林州市人,工程师,自幼爱好诗文,典型老文青,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林州市诗词学会会员

转自《芝兰园》平台林州民间文学编辑:高鹏伟监制:赵福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xw/100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