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小红书 孤行喵_四月虽不信仰佛教,但也喜欢去寺院逛逛,为着寺院的清静,为着各朝的建筑,比如,重檐的大殿,歇山顶式的庙堂,飞檐的铎铃及各式的怪兽,各有各的意思。为着精心种植的花木。每个寺院对于花木的选择不同,三角梅、金桔、鸡蛋花、菩提树……四时花开不断,景色宜人。Vol.x寺院赏花本文授权转载自物道(ID:wudaoone)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每每看到花的时候,心中好似多了许多安慰。想起一个明媚的下午,广州光孝寺门口,摆满了一个接一个的莲花小摊。 总觉得去寺庙看花,是不同的。去别处赏花,是热热闹闹,一见好似有莫大欢喜。可寺庙的花,却让人觉得安宁,仿佛有灵性。 图梅森 以前不懂为何,后来才明白佛与花就有很深的因缘。佛门叫花为「华」,献给佛像菩萨前的是「献花」,散布坛场四周的则是「散华」。佛祖拈花,迦叶尊者心领神会的一笑,「禅」便由此而生…… 春天已至,寺院的花都开好了。可是疫情反复,很难亲临赏花,不如一起在文章里寻幽探花,寻一刻宁静,赠你一枝春。 愿疫情早日过去,希望能赶在花落之前,拥抱永远不晚的春天。 图梅森(因疫情防控,暂未开放) 南京不只灵谷寺有玉兰花,但与古建筑能相映成景的玉兰就很少。 千年古刹,一片黄墙,衬得寺里仅有的两株玉兰,更加清冷自持。一树雪白,花开无尘,恰如其名,如玉如兰。 在文徵明眼里,玉兰很可爱,花片明净饱满,像姑娘的额头。娇嫩,的确是玉兰的另一幅样子。若是起风下雨,一夜过后就会零落满地的白。 图12梅森 所以前段时间,许多摄影师都涌进灵谷寺,为了拍玉兰花,也为了拍寺里清秀的师父。 身旁观者众多,各种长枪大炮,呼唤师父。但他不紧不慢地行至玉兰树下,双手合十,静默望天。周遭的熙熙攘攘,已与他无关。「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何为禅意?也许也没有那么复杂,不过是在纷纷扰扰之间,亦能心有所定,恰如这一树玉兰。图梅森(因疫情防控,暂未开放) 其实,栖霞寺的秋天更出名一些。每临深秋,丹枫似火,宛若住在云霞里。有人说,这可能就是名为“栖霞”的原因。 而每到3月底,这里的“云霞”就成了桃花。相比别处,栖霞桃花更「野」,四五千株桃花,从栖霞寺、绵延到桃花涧和桃花湖。 图12梅森 桃花漫山遍野,白、粉、红……眼前一派明媚烂漫。仿佛看见一群面若桃花的汉服少女,打扮得花枝招展,穿梭林中,成群嬉笑、玩耍。 还有人特意来看「五宝桃花」,竟是一花两色,一半深,一半浅,像一位姑娘,微微低头,才画好半面妆,恬静又美好。 寺庙原是自带幽静,可栖霞桃花为这里笼上了一层明艳的柔光。 (因疫情防控,暂未开放)鸡鸣寺,在当地人心里的分量是很重的。以至于很多人说:「鸡鸣寺的樱花一醒,南京人的春天便到了。」 三月底开始,鸡鸣寺路就逐渐变成樱花大道。路边的重重垂樱,宛若粉色瀑布。寺庙、宝塔没在其中,影影绰绰。让人感觉眼前的世界迷离,分不清梦幻与现实。 图12梅森 就像胡兰成说的:「南京就是这点伟大,好像没有古今。」哪怕开着汽车,坐着公交,樱花大道也能带着我们穿越。 花开花谢,不过只有两周时间。据说,秒速五厘米,是樱花下落的速度。那我们如何不会错过美好?希望在鸡鸣寺的樱花树下,能等到一场春归,等待与一个人相逢。 图梅森定期开放夜游时间(因建筑修建,暂未开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总觉得这句诗妙极,让人不知梨花与雪谁更美。 有人把春天的智化寺,叫「梨花秘境」。梨树高大,枝丫茂盛,像撑起了头顶的天。如果摇一摇她,好像能抖落一地的玉叶银花。 而一到夜晚,这里的梨花更像月光。智化寺会定期开放夜游,许多人见过夜樱,却不知夜梨花有多美。 梨花皎皎,一树清辉照亮了庭院。想起汪曾祺说:「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每当夜幕降临,便觉树上花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正常开放)有人说,西安青龙寺的樱花与别处不同,因为会带你梦回大唐。在仿唐的建筑中穿梭,几百株樱花,一边纷纷而下,一边飘落满地。不知不觉走到东院,看见了日本和尚空海的纪念碑。 因为他,青龙寺也成了许多日本人心中的圣寺。遥想千年前的大唐长安,一批批域外僧人远渡重洋,来唐学习佛法。 两国佛教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多,如今我们看见的多株樱花,都是日本友人所赠。淡雅的叫「染井吉野」、青白色的叫「郁金樱」,还有粉面的叫「杨贵妃」。 这种樱花有八瓣,瓣片淡红,瓣尖却是深红。在云雾中欣赏时最美,好似云鬓花颜。不自主念起「云想衣裳花想容」不禁让人想,如果贵妃身处这片樱花中,是否还会冠压群芳呢? 虽然伊人已逝,樱花终将落下,但青龙寺的樱花,不会让人因为美好消逝而哀愁,而是让我们庆幸曾拥有一个繁华梦。 (正常开放)老京城有四大花事:法源寺的丁香,崇效寺的牡丹,极乐寺的海棠,天宁寺的芍药。 而很多人更爱法源寺的丁香,也许是因为她的盛名。但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想看看林徽因、徐志摩和泰戈尔留影的丁香花。 曾听说在佛家里,丁香结,便是心结。不知道在徐志摩心里,林徽因是不是他心中郁结的一点愁思。但至少那次与泰戈尔的相会,只是一次诗意的相逢。 若是见了一次法源寺的丁香,心事反而会释怀。每年四月,寺内花香便飘出槛外。一入槛内,白丁香、紫丁香争相竞开,满寺清香,好似「香雪海」。它开得繁盛、开得热烈,一副美满的模样。 这一刻不觉有愁,反而消愁。心有千千结,丁香花来解。 朱自清在看花时感慨:「春光太短了!」的确,人生苦短,花期也短。 所以爱来寺庙看花的人,唯恐辜负春光。游人蜂拥而至,拍摄、打卡、分享……这些寺院也变得越来越热闹,甚至不再清净。 来灵谷寺的摄影师们开玩笑似的,给师父提要求:「往左一点!走一下台阶吧。」有人说:「持善法师出家比在家还累。」除了修行,还要当模特。 图梅森 持善法师说:「每天当游客都走完,这个点才稍微安静下来。”」寂照庵的师父也说:「这样的地方被大家发现,固然是好,但还是希望给她一分安静。」 给寺庙留一份安静,便是对花的观照。「心中若是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对我们而言,记取每次看花的心情,在怀里环住一个春天,就是最美的景。如此,无论去到哪里,都是阳光万里,鲜花灿烂。 而对寺院来说,想必最美的景也是:轻轻地走了,正如人们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花瓣。 图梅森 寺院清净,鲜花娇嫩, 若是宝子们想去寺院看花, 不妨多一些仪式感, 沐浴更衣,怀着虔诚的心情, 安安静静赏花,平平淡淡度日。 物道:使物有悦人之美,人有惜物之心。每天早上8:00,用文字诉说美好生活方式,为你搜罗全世界匠心好物。在这里,找回你想要的精致生活。微博物道本文照片仅作素材使用,不视为与图中人物建立任何商业合作关系,侵删。如果你喜欢这篇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到后台回复,按要求操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