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本文来源:公路61号

ID:Highway

阴雨的早晨天气有些微凉,塞着耳机走在冷风中的莉莉安,却突然听见一首充满力量的歌。这首歌收录在专辑《春分立秋冬至》中,这个把四季唱过一遍的女生,她叫筠子。

《立秋》是筠子所有的作品中传唱度最广,受欢迎程度最高的一首歌,收录于她年推出的专辑《春分立秋冬至》中。

这首歌作词作曲完全出自高晓松之手,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高晓松为筠子量身打造之作。嘹亮的嗓子,雄厚的穿透力,筠子将昂扬的激情灌注在歌曲里,加之歌曲中或多或少带着的校园民谣的味道,谁能想到这样一首蕴含生机的歌竟然经由一个一直有着轻度抑郁病的人唱出。

时至今日,网络上对于筠子的死因依旧众说纷坛,其矛头无非是直指高晓松和汪峰两人。

身为歌手的筠子曾先后与高晓松和汪峰有过一段恋情。

年春节,高晓松第一次随筠子回家见父母并向他们承诺打算和筠子步入婚姻,尽管如此,高晓松傲慢的态度令筠子父母非常不满。

两人返回北京之后,高晓松忙于电影工作逐渐冷落了筠子。有一天他在街上闲逛偶遇沈欢,天雷勾动地火,一见钟情的他迅速步入婚姻,奔向了自己的新生活。出于对筠子的歉意,高晓松帮忙筠子签约了京文公司,随后便远赴美国游玩,留下筠子一人在国内疗伤。

不久后,被高晓松抛弃在国内的筠子和汪峰的恋情曝光,好景不长,汪峰劈腿齐丹的消息传出。短时间内两度遭受情感伤害的筠子终于不堪重负,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筠子死后,她的母亲曾写信声讨高晓松,直指高晓松不仅对自己的感情草率和不负责任,对别人的感情也是肆无忌惮地伤害和践踏。而高晓松则回信说明分手之后他结婚成家,而筠子也与汪峰相恋,两人除了工作鲜有联系。

那些十六年前的爱恨情仇已经太过久远,对于我们这些活到现在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难追回。莉莉安认为,无论是出于死者为大的观念,还是出于对音乐尊重,放过那些找不到答案的真相,认真的听一听筠子的专辑才是最重要的事。

“《筠子:春分立秋冬至》《立秋》《天涯相随》——高晓松打破沉寂,全新定义怀旧民谣经典。蓝色音乐诗人小柯,惊艳手笔催开铿锵‘玫瑰花蕾’。‘春分’朴树式浪漫小众华语歌坛冲刺新录曲,汪峰(鲍家街43号)点爆‘青春’盛筵最灿烂花火。”

这段话来自网易云对于《春分立秋冬至》的专辑介绍,不难看出这张专辑拥有了超强的制作班底。

黄金搭档制作人小柯、高晓松、阿希,创作人:朴树、沈庆、峦树、汪峰、李小龙等,吉它手李延亮、鼓手王澜、贝司王笑冬,这些在当今乐坛中依旧名声响亮的音乐人们都将自己的精力与灵感投注给这张专辑,由此可见,当时的筠子多么被音乐圈看中。

细数起来筠子竟也离开了我们十七年有余,在她出道的那年,莉莉安还是追着隔壁大哥哥的自行车一整条街,气喘吁吁的回家后一遍遍听着儿歌的年纪。

如今,我已经开始听民谣,听摇滚,听那些比我沉淀了更多岁月的歌曲。这或许是音乐的魔力,那些经典的旋律能抵抗住所有流年经转,只要前奏响起,那个拿着话筒的人便永远年轻。

筠子当然不会老,年年仅3岁的筠子穿着一袭红衣吊死在自家的暖气管上,离世前她给母亲留下了一封信,上面只写了一句话,“我一直是个很忧郁的人。”

在《春分立秋冬至》中,收录了一首汪峰写给筠子的《青春》,筠子逝世之后,汪峰本人也翻唱并多次在现场演唱过这首歌。

我不知道汪峰对于青春的定义是什么,当他撕扯着嗓子唱起《青春》的时候,脑海中会不会闪过那个女孩当年唱歌的模样,她在舞台上那么鲜活,却那么转瞬即逝。

看着汪峰唱歌的影像,莉莉安常在幻想3岁的筠子唱着青春会是什么模样呢,她明明活在青春里,却又怀念着青春。

01年高晓松在北京万事达体育场举办“此间的少年”作品音乐会,邀请郁可唯演唱了《春分》、《立秋》两首筠子的作品,或许是为了寄托对故人的哀思,或许是那嘹亮铿锵的高音实在难遇,与筠子的版本相比,郁可唯的演唱更加柔情温婉。

不知道后台听着新生代女声唱起自己心爱过的已故姑娘经典作品的高晓松心里会泛起怎样的温柔,是摇头笑话自己年少轻狂不知事,还是感慨往事如风连回忆都困难。

斯人已逝,那些因她而起的爱恨随着岁月终去,徒留下我们这些听众一遍遍听着她的歌。

惟愿她在天堂不再抑郁,尚能高歌。

★快来看个人围观方力钧!★格哈德·里希特:无风格就是风格★88张经典作品尽述世界摄影大师布列松的传奇一生★科学家或发现蒙克名画《呐喊》中男子尖叫真相★每年砸60亿买画的神秘美女,是谁?★这个女收藏家,不懂现代艺术,却把它推向了顶峰

★在男人统治摇滚的年代,她们用音乐改变未来

★陈文令:每一次劫难都给了我更深的人生感悟和更强的创作冲动!

★87岁的她靠自拍震惊了世界,有趣才能抵抗无情的岁月!

★这个法国男人在北京捡了7年的“垃圾”,却救出了中国最浪漫的记忆。

机构合作、广告刊登、项目合作请联系

iap

16.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xc/95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