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在栖霞区域推进科学教育项目行动叙事分享会上的点评

许卫国

非常高兴,有机会再次来到栖霞,与栖霞的新教育同仁,共同探讨新教育的研究主题,推动新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次活动研讨的主题是科学教育行动。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燕子矶中心小学和栖霞新教育科学教育行动的两部微电影,又听取了四位校长、老师进行了科学教育行动的项目叙事,全面呈现了栖霞新教育人多年来,尤其是一年来,科学教育行动的探索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这是对年会主题的一种积极回应。从年以来,每年的新教育年会都有一个主题,共读共写、理想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完美教室、卓越课程、艺术教育、生命教育、每月一事,一直到去年栖霞年会的家校共育,再到今年的科学教育。每年,全国各新教育实验区、校都要围绕当年年会的主题进行理论研究和田野探索。每年的年会上都会形成一个主报告,对一年的研究进行总结,提炼经验,梳理概念。这种方式已经成为新教育学术积累的一种传统。栖霞从年7月正式加盟新教育实验以来,一直积极地跟进新教育实验的研究主题,每年的五六月份,都要围绕年会主题进行栖霞区域内的交流研讨活动,先后有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刘玉艳、迈皋桥幼儿园魏静等老师在新教育年会上进行主题讲述,这是对全国新教育实验的一种贡献。

年,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七次研讨会在栖霞圆满举行,这是栖霞教育,尤其是栖霞新教育的一种全面展示,是栖霞新教育人生命历程中的一次隆重庆典。年会以后,栖霞新教育人马不缷鞍、衣不解甲,又开始了新一年年会主题的探索之旅,刚才的两部微电影、四个叙事,就是一年探索历程的精彩呈现,让我看到了栖霞教育人对新教育的一种坚信和坚守。

一年来,全国有许许多多的新教育实验学校都在推动科学教育行动。去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前,曾经以科学教育为主题进行过征文评选活动,当时收到了多篇文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从学校层面讲述科学教育行动的推进策略的。研究这些学校的科学教育叙事材料,结合我在一些新教育实验区校考察,我觉得一所新教育学校推进科学教育,需要做到以下五点:

1.充分认识科学教育价值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充分认识了科学教育的价值,才可能有推进、加强科学教育的动力和行动。

科学教育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需要。所谓完整,首先是全面,没有缺漏之间。缺少了科学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弱化了科学教育的教育,是有缺撼的教育。

科学教育是培养幸福完整的人的需要。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科学精神、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科学教育服务于“全面发展的人”,用新教育的话说是“幸福完整的人”的培养。

科学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需要。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国民科学素养和拔尖创新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科学教育正在成为我们的国家战略。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中美 ,4月16日美国封杀中兴,一颗芯片都不卖,直到年,给了14亿中国人强烈的警醒。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反复强调: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的基础之一正是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行动。

2.努力完善科学师资队伍

新教育认为,谁站在讲台上,谁就决定教育的品质。决定科学教育行动品质和成效的,是从事科学教育的教师。一所学校,一个校长,充分认识了科学教育行动的意义和价值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给科学教育行动配备优秀的教师,要通过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榜样引领、奖励表彰,锻造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和一个热心专业的科技辅导教师群体。同时,应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科学学科教师的事,也是全体教师、各学科教师的事,尤其是班主任的事。金陵小学在叙事中数学、语文、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对科学课程的参与,就体现了这样的理念。

年11月,新沂实验区举办新教育开放活动,一个名叫徐学娟的老师进行生命叙事。她是一个二年级的语文教师、班主任,她讲述的主题是科学教育。她的讲述分三部分:缔造完美教室,营造科学教育的浓郁氛围;研发卓越课程,穿越科学教育的快乐旅程;家校合作共育,打造科学教育的融合机制。她并不是科学学科教师,但在自己的教室里,与孩子们的父母一起,带领孩子们诵科学、读科学、讲科学、玩科学、绘科学。

3.扎实实施国家科学课程

学生的素质结构是学校实际实施的课程结构的反映。学生最终形成的整体素质是学习以后所积淀的各门学科素养的总和。国家的课程计划是学校工作的基本法,必须严格遵守,必须严格地执行。科学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坚持认为,扎实实施国家科学课程是科学教育行动的重中之重。

扎实实施国家科学课程首先要上好科学学科的课,上好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课。我个人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所有新教育的行动,都必须进入课堂、占领课堂,把课堂作为行动的主阵地,科学教育行动亦然。丢失了课堂这一主阵地,在课外生出许多的课程和活动,这就变成了做加法。新教育在有些学校遇到阻力,就是因为一味地做加法,使得教师和学生疲于应付,心生厌倦。而融入课堂开展新教育行动,就不是做加法,不需要师生付出更多的时间,更易于推行。

扎实实施国家科学课程必须把课程实施到位。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国家课程实施不到位的情况是比较普遍地存在的。国家课程实施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得不到落实,在科学课程的实施中体现为实验类的、调查探究类的学习活动得不到落实。如,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4节空气是生命之源,要求学生调查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否受到了污染,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又如,初三化学上册第三章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有这样一个“调查与研究”的学习任务:1.根据我国环保部年11月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三次征求意见稿),基本监测项目中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请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等了解相关信息。2.通过各种传媒收集近阶段你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3.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以日期为横坐标,污染指数为纵坐标,作图。4.用照片、漫画、短文等记录你身边发生的污染空气的现象。5.把活动过程及你对改进大气质量的建议写成小论文,与同学交流。我们要追问,这一些学习活动有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答案常常是否定的。或许作为省府城市,栖霞的科学课程实施情况要好一些,在许多地区和学校,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以讲授代替实验、以多媒体呈现代替动手操作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在一些学校,甚至成了一种常态。如果任由此类现象继续,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何以落实?新教育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做中学、读中悟、写中思。做中学是第一重要的。科学课程的实施,离开了做中学,这是在以文科的学习方法学理科,显然是严重步入了误区。

所以,我坚定地认为新教育的科学教育行动,首先需要坚持把国家科学课程扎实地实施好,要把科学课程的课上好,把科学课程中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落实到位。

刚才,金陵小学、燕子矶中心小学的叙事提到了国家科学课程,但是感觉上没有讲充分,没有能够充分体现科学教育怎样占领课堂主阵地,国家科学课程怎样充分实施到位的。还有两个学校、幼儿园的叙事,基本没有提及国家科学课程的实施问题,在这内容架构上就有了缺漏。

4.大力研发校本科学课程

校本性的科学课程应体现探索性、文化性、综合性,充分利用校园、家庭、社区、网络的资源,围绕科学核心概念,以问题(主题)为切入点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育应融入基于真实生活场景的实践和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元素,借鉴STEM教育的理念,大力组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学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科技节、科普日、科技社团等活动,引导学生“做中学”。

许多新教育实验区、实验学校科学教育行动的探索更多是在这方面展开的,体现的是新教育科学教育行动校本性的课程探索。在这方面,我们栖霞新教育人行动扎实、效果显著。这在刚才的现场展示、微电影和四个学校的叙事中得到了充分呈现。金陵小学的四大课程领域、六大主题活动以及课程基地建设,内容丰富,很有特色。叙事时,需要把四大课程领域、六大主题活动讲得具体一点。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的“数控?科技”课程有数字化实验、仿生机器人、3D打印、航模、智能机器人、midi音乐编创等子课程,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燕子矶中心小学“点、线、面”模式架构的科技活动课程,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课程生活样态。

5.有意识地融合新教育各大行动项目

新教育实验是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等十大行动为基本路径的教育改革实验。实际上,新教育实验的项目还有教师专业成长、建设学校文化、传承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生命教育,以及今天我们正在探讨的科学教育等。这十多项行动,并非具有严格逻辑区分的并列关系,它们在内涵上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在外延上彼此之间也存在着交叉、相容的关系。仔细研究这十多个行动项目,会发现有的项目是从内容维度表述的,如卓越口才、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等;有的是从形式维度表述的,如书香校园、共写随笔、窗外声音、理想课堂、每月一事等;有的是综合的,如完美教室、卓越课程、学校文化、家校共育等;有的是单项的,如卓越口才、理想课堂等。所以每一项行动的推进都能够,也必须以融合的思路进行,在推进新教育科学教育行动的过程中,应充分融合新教育各其他行动项目的内容。

前面说过,新教育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做中学、读中悟、写中思。读中悟,就要求融合书香校园行动推进科学教育。科学绘本、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科幻小说,科学家传记的阅读,是阅读。科学探索过程中的文献研究,是阅读。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前对文本材料的研究,也是阅读。关于“读中悟”,金陵小学、第一实验幼儿园提到了,但是没有展开讲述,要讲得具体一点,讲一讲究竟读了哪些书、哪些材料,怎么组织的,效果如何。

写中思,显然是师生共写随笔与科学教育行动的融合。科学学习的、研究的成果,要得到公众批评的滋养,要发表,就需要写作。科学教育行动中的写作,有观察日记、科学笔记、科学实验研究报告、技术或功能的说明书、小评论、小论文、科幻作品等。写中思所指的“写”,是一种表达,表达的方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画、图片、影像等。在科学学习中,孩子们的概念转变并不是独自完成的,获得不同的想法并与之进行探讨是他们建构概念极其重要的部分。新教育的科学课堂是以学生及其学习共同体为中心的,基于共同体的合作学习,反思、推理、倾听、表述、质疑、探讨,是共同体内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关于“写中思”,金陵小学做得很好,那个《我们和灰喜鹊的故事》很典型。第一实验幼儿园讲到了通过“画一画,记录蚕宝宝的生长问题”,绘画是幼儿的表达方式,这是幼儿园的“写中思”,非常好!

科学家故事演讲,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成果发布,则又属于卓越口才行动的范畴。

把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请进校园给孩子上课、作报告,组织孩子走进社区、走进厂矿企业、走进科技馆、博物馆,观摩考察、开展研究性学习,那又是帮助孩子们聆听窗外声音。燕子矶中心小学“科技大篷车”进校园、“科协大讲堂”,就体现了科学教育中的聆听窗外声音。

组织学生父母、社区代表一起卷入科学教育行动,那又是家校合作共育。如今国内方兴未艾的家庭实验室项目,更是科学教育行动中家校共育的充分体现。总体而言,四个学校的叙事,家校合作共育的元素体现得不充分,而这一点,栖霞各个学校都有许多内容可以呈现的,因为去年栖霞承办了以家校合作共育为主题的新教育年会,可能大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意识到应该融合新教育的各大行动元素,推进科学教育行动,而不是孤立地讲述科学教育行动。

至于科学教育行动与理想课堂、卓越课程、数码社区、每月一事、完美教室、学校文化、生命教育、艺术教育等项目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都是非常自然而广泛存在的。

刚才说到的,新沂的徐学娟老师的讲述就比较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教育行动中的融合理念,科学教育行动不能,也不可能孤立地进行,要积极融合新教育其他各大行动的元素。

新教育的行动叙事,新教育人称为生命叙事,有其独特的话语方式:

1.生命性

生命叙事的生命性体现在文字中折射的生命体验和对生命的







































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哪里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权威专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rk/35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