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www.bdfyy999.com

李白与仙人掌茶

武夷山玉女峰

吴斌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今在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托克马克附近)。幼年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小有名气,他号青莲居士也就源于此。其诗歌立意清晰、想象丰富;语言精巧、意境美妙;豪迈奔放、浪漫飘逸。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作为中国人,是没有不知道诗仙李白的。

品茶图(来自网络)

李白25岁起离开四川,长期漫游各地,社会阅历丰富。性格率真直接,喜好打抱不平,桀骜不羁,蔑视权贵。如此性格,可想而知其仕途必然无果。更有甚者,在天宝十五年(),永王李璘出师东巡时,李白应其邀请,投入其麾下。

永王李璘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六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任命李璘为山南节度使(相当于陕西、四川、重庆三省的藩王)。天宝十五年()六月,李璘跟随唐玄宗逃往蜀地。七月,李璘之兄李亨在灵武(宁夏灵武市)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七月十五日,唐玄宗行至汉中郡(现陕西省汉中市)后,诏令任命诸子分别兼领天下节度使,任命李璘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坐镇江陵,即日前往镇所。九月,李璘到达江陵,招募数万勇士为兵,任意补设郎官、御史等官职。

看明白了吧,这唐玄宗呢,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真的是如历史学家说的想利用李璘来对抗李亨也未可知,总之这一动作无疑是给自己的两个儿子添乱。同样是正当壮年的李璘看着哥哥李亨就这么当上了皇帝,这心里能甘心吗?正好这时太上皇李隆基封他为江南大都督(统辖江南各地),并且让其坐镇江陵(湖北省荆州市),即日前往镇所。这不是明摆的纵容吗?这李璘也够草包的,还没能站稳呢,一路上就开始招兵买马、封官许愿了。而我们可爱的诗仙李白就是在这个时候应邀成为了永王李璘的幕僚。

李白对当时的形势是这么判断的,认为天下乱局已定,这时的唐朝有如西晋灭亡,东晋建立时的永嘉南渡一般,北方将因安史之乱而陷入混乱状态。此时的永王李璘就如东晋的元帝司马睿一般,正是割据江南的大好时机。因此力劝永王直取金陵(南京),并在永王发动叛乱后写下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有“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等语,自比是辅助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名臣谢安,怂恿永王李璘割据称帝的意图昭然直白。

我们今天用后眼去看前事,自然十分简单。永王李璘在江南基本没什么根基,也就是说江南多数道、州、县的节度使、刺史、太守等地方官员,不会傻傻乎乎的不分青红皂白就听你永王的命令。结局是明摆着的,永王李璘所持的乌合之众不堪一击,从至德二年()正月开始东巡,到至德二年()二月兵败丹阳,坚持不到两个月。可见浪漫诗人李白对残酷现实的判断,误差是多么之大啊。永王兵败后,李白自丹阳南逃。不久即被抓入寻阳(江西省九江市)狱中。虽然许多的文人官员,同情其因浪漫性格误入永王营中,出面为其求情,但最终还是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流放夜郎(大约在今贵州桐梓县境内)。

武夷山九曲溪

乾元元年(年),李白自寻阳出发,开始流放夜郎之途。一路停停走走,到乾元二年(年),才到达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要说诗仙李白,运气还是挺不错的。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全部赦免。李白终于重获自由。去流放地是拖拖拉拉,回南京那可是一刻也不会停留。心花怒放的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就是在归途中过三峡到江陵时所作。玩政治不行,写诗本来就是李白的拿手绝活,更何况是在如此爽朗、畅顺的心情之下,这一出手,真如明人杨慎赞叹的“惊风雨而泣鬼神矣”。这首诗被收入许多版本的小学课本之中,现在没几个人不会背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的用字、用词都很普通,就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些字词也还是常用字词,可经他这么一组合,就变得如此的流畅轻快、潇洒飘逸,那愉悦顺意的情感就这么排山倒海地扑面而来。真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说实在,我们有时也能遇到如此顺畅的好心情,我们也会写这些常用字,可是我们就是无法进行如此美妙的排列组合。在我们仰视诗仙的同时,不得不赞叹汉字的博大精深。

李白(来自网络)

李白就是在这么好的心情下来到了南京,在栖霞寺漫步游览时,遇到了自己同宗的族人,按辈分来排,应是其侄儿辈的当阳玉清寺僧人中孚。李白的诗名在当时就已经很盛,这位中孚僧人也会写点诗,因而对其崇拜得不行。这次来南京游方,本来就打算要拜访既是本家叔叔,又是大名鼎鼎的诗人李白的。因此事先备好了自制的当阳玉清寺特产“仙人掌茶”,以及自己咏茶的诗作。此时正好在此遇到了李白,顺势就请李白到栖霞寺的亭子里就坐,将“仙人掌茶”与自己的诗作送上的同时,当场煎煮当阳的“仙人掌茶”请李白品尝。中孚僧人的目的自然是希望能得到大诗人回赠的诗作了。

在这和谐舒适的时光里,李白与族侄中孚,聊得十分投机。在谈到当阳玉泉寺的历史时,中孚说,早在东汉建安二十三年,普净和尚就在那里结茅为庵,到隋开皇年间,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和尚在那里正式创建了玉泉寺,与南京栖霞寺、山东长青灵岩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为“天下丛林四绝”。本朝北禅宗创始人神秀,从黄梅东山寺移驾玉泉寺宏扬禅法,玉泉寺更是四海倾仰。

他们还聊了“仙人掌茶”的生长环境,中孚介绍说,在玉泉寺中有一珍珠泉,泉水清澈而涌之不竭(日涌水量可达千吨以上),常年保持恒温,其水味甘甜。更为奇妙的是,在泉边一鼓掌、一跺脚,便有一串串珠玉般的气泡,随着泉水鱼贯而出,故名珍珠泉。在玉泉山以及附近的山上有许多类似的泉眼,如“乳窟”般滋润着许多的茶树。而“仙人掌茶”就是摘自这些茶树上的嫩芽而制成的。传说山洞里的蝙蝠常饮此泉,都成了通体洁白千年不死的仙鼠。从前玉泉寺里的玉泉真公就是喝着这样的泉水,饮着这样的“仙人掌茶”,八十多岁了,肤色还如同桃李般粉嫩鲜亮。

山中的清泉“乳窟”

李白品着如此美妙的“仙人掌茶”,看着族侄中孚的诗作,听着对茶山秀丽的描绘,以及洞窟泉水的神奇传说。兴之所至,欣然命笔,一首《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顺势而成。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序曰:

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鸦。按《仙经》,蝙蝠一名仙鼠,千岁之后,体白如雪,栖则倒悬,盖饮乳水而长生也。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序的意思是说:我听说荆州玉泉寺(指当阳玉泉寺)附近,有许多拥有清澈溪流的大山、小山,其山中的洞里往往有“乳窟”(有清泉流出的小窟窿),窟中多有清澈如玉的泉水流出,洞内生活着白色的蝙蝠,大如乌鸦。按《仙经》中的记载,这种蝙蝠也叫仙鼠,能活千年,到了千年之后,蝙蝠的身体洁白如雪,休息时均倒悬于洞顶之上,它们如此长寿,就是因为喝了这山洞“乳窟”中流出的泉水。这泉水的边上处处有茶树盘根错节而生,枝叶翠绿得如同碧玉。从前仅有玉泉真公(吕温《南岳弥陀寺承远和尚碑》载:开元二十三年,至荆州玉泉寺谒兰若真和尚,即玉泉真公也),常常采来饮用,其八十多岁时,肤色光亮得还有如桃李。这茶喝起来既清香又柔顺,没有一点的生、涩之味,独特而与其他的茶不同,所以具有返老还童、助人长寿的功效。我在金陵(南京)游览,于栖霞寺与本家侄儿,中孚僧人相遇,他给我看了数十片茶饼,像拳头一般重叠着,其形状有如人的手掌,于是我们便称它为“仙人掌茶”。全都是今年刚从玉泉寺附近的山上采摘、制作的新茶。真是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的茶,族侄中孚将这世上稀有之茶送给了我,与茶一起还兼有赠诗(此诗已佚),并邀我唱和作答,故有此诗之作。后世德行崇高的僧人、隐士,经由此诗、此序可以知道,“仙人掌茶”之名,可是当阳玉泉寺僧人中孚与青莲居士李白首创的。

靓丽的山中景色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曰: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诗的意思是说:常听说当阳玉泉山上,山洞中有许多流着清泉的“乳窟”。洞中的仙鼠,大如乌鸦,通体洁白,倒悬在洞顶,衬托着泉水汇聚而成的清溪中,映出的明月。茶树就生长在洞外的乱石之中,清澈如玉的泉水常年流淌不歇。茶树之根如雨丝般洒向泉水汇成的芳香小津,吮吸着甘如乳汁的泉水,滋润着茶树的枝叶。一丛丛的茶树,老当益壮,抽拔着卷曲的嫩芽,枝叶交错,翠绿葱茏。将如此的茶芽摘下,制成仙人掌样的茶饼,这茶饼外形美得就如同是拍着仙人“洪崖”(传说中的仙人,黄帝时代的乐官,中国音乐的始祖)肩膀的手掌。举世都没有见过这样的茶,是谁制作了这么美好的茶饼,取了这么好听的名字,使其流传的啊?是我族人中的俊杰,当阳玉泉寺的僧人中孚所为。随同仙人掌茶一并送来的还有上好的诗篇。你(中孚)的诗篇有如西施临镜般的佳美,让我这像丑女无盐(有成语“貌似无盐”,形容女性容貌丑陋。典出春秋时期丑女钟离春)般的诗作,惭愧无比。在这么明媚的上午与你品茶吟诗,快乐惬意得想把时光留住,让我们吟唱诗歌的美妙声韵,传播到九天云外的后世去吧。

武夷山玉女峰

我们知道李白极其好酒,正如他所作的《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何等的气势,何等的豪迈!让人仰慕得就是不胜酒力,也想着开怀畅饮了。也正是由于李白好酒而不好茶,因此这首茶诗,也是诗仙李白留下的唯一一首茶诗,着实难能可贵。

李白(来自网络)武夷山“钓鱼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dl/126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