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3-7《烟台日报》04版要闻 大小新闻客户端3月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赵巍巍通讯员少尉谭蕾柏磊摄影报道)“现在苹果树正处于休眠期,像这颗老树,我们可以通过修剪这几枝密度较大的枝条,后期达到较好的透光条件.....今年年初,杨础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宣讲志愿者于建生,来到杨础镇解家沟村开展农技下乡志愿服务宣讲活动。在苹果园里,乡亲们围在一起,认真聆听于老师讲解果树冬季修剪枝条、肥水管理等技术。整场宣讲活动,现场交流十分热烈,受到果农一致好评。 在栖霞,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扎根泥土,内容丰富,在文明实践站、田间地头、学校课堂、社区广场、礼堂场所都能看到宣讲志愿者的身影,听到宣讲志愿者的声音。 深入基层广覆盖,深入浅出讲明白 近年来,栖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志愿者,采取“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课后辅导”相结合的宣讲方式,“必修课程”是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宣讲课程;“选修课程”就是结合栖霞本土传统文化,民间剪纸、胶东花饽饽非遗等内容,以理论宣讲+课上实际操作+网络实时直播等方式,把传统文化讲好讲活;“课后辅导”就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不同需求把宣讲活动搬到田间地头、村居社区广场,通过开展走进乡村讲农学、进入企业讲科学、深入机关讲党课、面对学生讲知识、服务群众讲文明等“六讲”活动,深入浅出的把理论政策讲明白、说透彻。目前,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共开展近余场次,服务群众达余人次。 择优配强创品牌,线上线下共联动 栖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深入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实施“网格+队伍+宣讲”模式,充分发挥各镇街网格志愿者作用,通过深入镇街村居广场、集市,了解群众真正需求,根据群众需求订单,制定宣讲清单。做好宣讲工作,建强用好队伍是关键,栖霞市以“政治强、懂理论、会宣讲”为标准,从市直部门单位、各镇街、农村社区、企业、中小学校等组建层级丰富、各具特色的宣讲队伍,通过选聘老干部、作家、乡村乡贤等人员,打造“苹果树下”宣讲品牌。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文明大篷车”等宣讲形式。以“线上循环播放、线下无缝衔接”方式,融合“学习强国”、“果都党建”、“爱栖霞”APP等线上媒体,打通服务群众、满足群众、引导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点单派单贴民心,供需对接达民意 “群众点单、站所接单、志愿派单、群众评单”,群众需要什么,宣讲活动就开展什么。近年来,栖霞市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发整合全市各种服务资源,组织各类志愿服务队,推出精准化“菜单式”的点单派单模式,通过网络、电话、中心等平台,实现群众需求与志愿服务供给高效衔接。“我们学校在做好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希望能给学生普及一些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我通过网上了解到我市文明实践宣讲活动实行网上“点单、派单”模式,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今年年初,市文明实践中心接到来自栖霞市体校校长王冰新年宣讲的“第一单”,截至到2月中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接到群众“点单”20余单。 责任编辑:赵巍巍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dl/113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