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聚焦“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全力推动长江江苏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五年来扎实推进环境问题整改,全面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沿江及全省在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的同时,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万里长江千古流,母亲河见证了南京这座古都前所未有的嬗变。一条条过江通道把江南主城和活力四射的江北新区、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连接起来,紫东核心区建设拉开大幕,美丽古都“颜值”换新,“一江两岸”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九大城市客厅拉开帷幕…… 长江大保护?栖霞篇 燕子矶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矶”,一览江流之胜,见证岁月变迁。江山为幕,这里留下无数文人骚客的诗词唱和,也见证了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曾经作为南京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燕子矶一带的生产活动一度影响了长江生态环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栖霞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启动长江岸线综合治理,全域消除黑臭河道,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沿江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 燕子矶的这一转变,是栖霞区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是南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范本,更是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成果。 壮士断腕,告别“工业围城”如今,驱车沿幕燕风光带滨江大道行驶,从燕子矶公园到上元门,一条生态绿廊映入眼帘。碧空如洗、青山如黛,长虹卧波、城林相映,大江风情一览无余。燕子矶滨江公园内,不少市民在此散步休闲,或三五成群嬉笑闲聊,或眺江远望独沐秋阳。 而在近10年前,一提起燕子矶,许多南京人还直摇头,家住附近的居民也不得不“掩鼻而过”。对于整座城市而言,这里的环境曾是一大“心病”。 绝不能再欠生态账、吃子孙饭,必须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年初,南京市委、市政府和栖霞区委、区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累计投入多亿元,对区域内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关停,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引导“退城入园”。如今,这里完成了所有污染企业的关停搬迁,彻底杜绝了工业排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燕子矶“蝶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充分印证“推动长江经济带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重要论述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近年来,栖霞全区上下凝聚起“宁肯牺牲眼前高速度,也要追求发展高质量”的共识,化工整治由“单一治理、零散搬迁、局部改造”走向“系统治理、整体更新、全面转型”。栖霞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必须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铁腕治污,实现“水清岸绿土净”“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江畔居民对此有着深刻感受。“以前老百姓用河水浇菜,浇过的菜叶子都黄了、蔫了。”南京化工厂退休职工张志强在这里居住了大半辈子,见证了这里的今昔巨变,“如今经常有白鹭来捕食,说明河里有鱼虾,河流生态好起来了!” 而这背后,是铁腕治污的霹雳行动。以上率下压实责任,南京市领导直接挂钩担任河长,每月现场办公督战推进。经过科学论证,栖霞区制定了水环境整治与防洪排涝相结合、景观配套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水陆同治、标本兼治”整治计划。 工程于年正式启动,实施沿线60万平方米小化工企业、城中村危旧房拆迁改造,拆除4.1万平方米违法建筑,退让河道蓝线,释放整治空间。沿河恢复绿化植被7万平方米,建设5.3万平方米游园绿地,铺设5.8公里休闲绿道,打造供市民健身娱乐的城市绿色空间。 栖霞区围绕全区8条入江河道及全域水系,累计投入10多亿元,实施集控源、截污、清淤、治堤、水体修复、生态重建、环境监管于一体的系统治理,年以来完成河道整治40余条,全域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国省考、省控入江支流断面全部达标。 化工整治并非简单一拆了之,步步为营的净土保卫战随之打响。栖霞区在化工企业整治搬迁后,针对土壤、地下水等受损生态,以最严格的标准、用最先进的技术实施治理,累计完成南京固碱厂等12个地块土壤修复。有60多年历史的原南京化工厂地块,经过长达3年多、投资2亿元的治理顺利通过验收。年,栖霞区代表南京市参加国际生态环境新技术大会,“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创建成果获一致好评。 整治搬迁不让分毫,治理污染不讲条件,修复生态不打折扣。年,栖霞区在南京市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工作考核中取得第一名,同时获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先进单位一等奖。栖霞区打好环境保护“主动仗”,在全域以超常规力度攻坚环境保护和治理,让水更清、天更蓝、土更净,正把“环境赤字”转变为“生态盈余”。 重整河山,打造“最美岸线”大河涛涛、青山相依、红日慢落、夕霞炙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燕矶夕照”。燕子矶滨江公园成了市民日常休憩、游客纷纷打卡的“城市客厅”。这一场景,在数年前根本无法想象。 从燕子矶到二桥,过去一共有8家码头。如果算上整个幕燕地区,化工码头、砂场等一共有家。”燕子矶新城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老百姓避之不及,根本不想也不可能来江边亲水休闲。为彻底改变脏乱差的状况,燕子矶片区累计完成家砂场码头、78家工企单位的关停拆除,恢复植被万平方米。昔日生产岸线,已全部变为生态岸线。 放眼长江栖霞段全线,这一黄金水岸一度“野蛮生长”,整治任务约占全市1/4。年起,栖霞区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一案一策”推进长江岸线“三乱”问题整治和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工作。 目前,长江栖霞段16项长江“三乱”已全部整治完毕;45项长江干流岸线清理整治任务全部完成。生产岸线比例不断下降,生态岸线、生活岸线比重逐年提升,真正把岸线还给城市、还给居民。 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栖霞区对企业关停搬迁后的退役场地进行整治、修复,全力打造连贯的绿色生态界面。近3年,全区累计新增沿江造林亩,复绿亩,修复湿地亩,并打造亩幕燕滨江樱花观赏区,现已正式对外开放。曾经因开山采石而“伤痕累累”的幕府山,现已成为南京主城四大结构性绿地之一和主城区北部重要的绿色屏障,幕燕滨江风光带人文景观与大江风貌区交相辉映。 俯瞰栖霞80.19公里长江岸线 第一金陵明秀山——栖霞山 内河第一深水港——龙潭港 万里长江第一矶——燕子矶 长江第三大岛——八卦洲 如同一串珍珠沿江点缀 随着工业布局调整、长江岸线整治 生态治理修复持续推进 长江栖霞段大美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来源:新华日报、栖霞视点值班编辑:强钧 责任编辑:李佳下载“云栖霞”客户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北京市东卫(南京)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xw/65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