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边故事,看全面小康”。为了展现和总结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和经验,5月19日,由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中共南京市栖霞区委宣传部、栖霞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协办,龙虎网承办的南京市“全面小康百家谈”第12站活动走进了栖霞区。 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曹劲松,栖霞区政府党组成员章晶,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龙虎网董事长、总编辑李冀,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秘书长王福东出席活动。 曹劲松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全面小康百家谈”系列访谈活动历经11个月,邀请各行各业的市民代表共话小康,全面反映南京在全面小康建设征程上的绚丽图景。栖霞专场是此次活动的收官之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希望能够以更多的方式,服务好、宣传好在全面建设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故事和美丽画卷。 章晶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栖霞区一方面聚精会神抓经济建设,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全力以赴抓民生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加油站,不是终点站。栖霞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努力建设生态更美、生活更好、群众更满意的和谐之区、幸福家园。希望市社科联、南京报业以及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栖霞,共同书写新时代栖霞民生事业的美好篇章。 ▲为各区代表颁发纪念牌 活动现场,张贯雄、周福安、魏丽君和吴兴林四位市民代表,与嘉宾、观众分享了自己的小康故事,讲述他们所感所得,呈现了栖霞在小康奋斗道路上砥砺奋进的精神面貌。 词曲激昂写出仙林新貌 张贯雄是一名在仙林生活了21年的作词人,他在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自己对仙林巨大变化的感慨,对小康生活的由衷赞美。在他的回忆里,过去的仙林只是一个大农牧场,经过快速发展,如今已是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市区。交通线路四通八达,生活设施齐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而这些在张贯雄眼中还不是小康生活最重要的,他认为网格化管理的发展让民生更幸福,让大家都能“办事不用弯弯绕,网格一通立马解决了”。而且,通过网格化、志愿服务能动员大家都能参与治理,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精神文明方方面面都能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幸福感,而他本人除了手中的笔,也用实际行动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让仙林更美好。 精细化种植培植共同致富经 周福安是南京缘派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全国劳动模范。作为全国劳模的他不仅是把科技和精细化管理带入了农产品种植之中,更是把这种理念带给了周边农户,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在他回忆里,小时候的农业生产都是粗放型的,对土地、作物不仅有伤害,而且生产效率也不高,农产品质量上不去。但是现在在政府的支持下,在科技创新大环境的影响下,农业也走上科技、精细化的道路,对于打造农产品品牌化、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有很大作用,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科技的力量让自己致富了,作为农民出身的周福安没有“忘本”,他说,成立合作社就是为了帮助更多农民开始从事科技化、精细化的农业生产,并一体化销售,让他们也能致富,而在栖霞区、八卦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相信农民小康路也能越走越宽。 建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通医疗最后一公里 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南京可以说“颇有名气”,很多外区、外地的患者都会来这里寻医问药。但在院长魏丽君眼里,年刚成立之时,还是“门可罗雀”,很多居民也只是来开开药,量量血压。魏丽君觉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门,要服务好居民,医院在设施上更新,设备上完善,人员培训上更是尽心……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医院不仅设施焕然一新,医疗人员素养越来越高,像中医药、儿科、康复等专业科室也形成了特色,甚至医院慕名而来。“患者多了,服务意识不能落下!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要解决好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高端医疗服务离他们近一些,做好健康‘守门人’。”魏丽君说。 坚守田间三尺台甘做辛劳苦园丁 从师范毕业的那一天,吴兴林就在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立志做一名乡村教育事业的守望者。毕业分配那年,可以选择在城里的学校,但他却毅然选择了家乡的一所村小——栖霞区龙潭孙庄小学,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他的理由很简单,想改变家乡落后的教育面貌。他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时,曾有多所城区名校向他伸出橄榄枝,但都被他委婉拒绝。他明白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背后是学生对自己的依赖,是家乡教育对自己的需要。 如今已成为龙潭中心小学副校长的吴兴林对未来乡村小学教育充满希望:看见学校教学环境越来越好,教师队伍越来越年轻,素养越来越高,带过的学生有的已成为社会栋梁,龙潭的教育大有可为。 全面小康的生活离不开实干和奋斗。活动邀请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南京市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王兴平和南京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董淑芬对四位代表的故事进行点评。 王兴平表示,四名市民代表的小康故事为大家描绘了一幅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发展趋向均衡、基层医疗不断健全、农业科技日益进步的美好小康画卷。 董淑芬把栖霞的小康成就归纳为无私奉献、舍我其谁的“红枫精神”,教育、农业、医疗、基层治理、科技创新等各方面的发展必将为实现“最强增长极、最美新栖霞”的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以“百姓视角”检阅发展成色 以“群众评价”丈量发展质量 我们既是栖霞奔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 见证者和亲历者 更是参与者和实践者 小康路上,我们携手同行! 部分素材来源:区政府办、龙虎网 编辑:张舒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xc/83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