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土方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5945933.html
地铁发展至今,南京出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现象:一,高淳朋友和六合朋友谈对象居然自以为不是异地恋。二,越来越多的人跑到郊区租房买房。三,有些人开始只认地铁不认路了。下面展开讲讲。摊开南京地图,你会发现一个说不上是秘密的秘密。南京好长。纵穿南京的几条地铁,更是将这份长度涂上了熟悉的色彩。△他们分别是1号线蓝,2号线红,3号线绿……长,翻译过来就是:狭窄。这便注定了南京南北方向,无数的悲欢离合。所以当六合朋友说「去高淳找对象不就S8转3号线转S1再转S9」的时候,我对这个「不就」充满了震惊与敬佩。想起这遥远的恋爱长途,耳边仿佛就响起跌宕起伏的奶奶奶奶奶,以及中华门站一天到晚单曲循环的《分手快乐》。但同时,我也要对伟大的南京地铁表示震惊与敬佩:虽然南京面积不大(大陆上省会城市倒数第一),但地铁覆盖率大啊。虽然南京人口不多(比苏州全境还少一点),但地铁里程多啊。以全国的角度来看,南京地铁宛如一匹黑马,不仅里程数保持第4,还率先覆盖了所有区县,哪里没人往哪修。△S3通到了我听都没听过的地方狭长的南京版图,成就了1号线和3号线的荣耀,其中以双龙大道与柳洲东路最为夺目——人多得夺目。你领悟了先修郊再补市的精髓:全城发展,拉拢人才,带动房价,你的生活由一个小小的圈,被拉长到了整个南京!而不可避免的,地铁缩短了的两地的时间,但拉长了通勤的距离。不过有人不是这么认为的。比如这位乘客从泰冯路昏睡到了九龙湖。他的肉体位移了八十里,但他的精神只过去了一瞬间。这类盆友的通勤方式往往只有地铁,可以说是南京地铁的忠实粉丝。除了忠实粉,还有铁杆粉——倚着铁杆睡觉的盆友;脑残粉——刷着脑残视频的盆友。他们凭借着高超的技巧暂停了时间,免疫了拥挤,让距离不再成为梦魇,让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地铁只是拉长南京的表面载物。深入一点,是交通枢纽的布局由东西变成了南北。浦口火车站,某中年男子曾用肥胖的身躯翻过月台,给他儿子买了个橘子;几十年后,书桓依萍花式舌吻三分钟。一江之隔的南京西站,失去了夜晚出发的T66,同样也失去了气喘吁吁眼泪模糊的外地人。每次路过老下关,你是否也会轻轻吟唱。但很快,从南京西站驶往江宁的5号线,将如一道惊雷炸响热河路的黎明。而每一个黎明的南京,会有无数人从玄武湖北岸涌进南京站。浦口火车站没了,南京西站没了。南京现在的核心车站,是南京站和南京南站。一南一北的两大枢纽,让1号线和3号线碰碰撞撞,藕断丝连。南京南,你细品,再也没有哪个车站的名字有它写意。你读读,有一种微风拂过烟雨江南的感觉。以至于多少次看到水墨画,就能多少次回想起在南京南的奔跑,那是你逝去的青春。毕竟南京南站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换乘是一种痛,那么1号线换乘S1绝壁是分娩级别。在狭长的换乘通道里,总有人汗流浃背,总有人热泪盈眶,总有人在想,坐个飞机咋这么南。S1的终点,禄口机场。这条地铁的出现,让无数南京人第一次望见牛首山的延绵,看到翠屏山的晚霞,感受到岁月的悠长。不久之后,南京北站会矗立在3号线的终点;14号线也会一路向北,让六合马鞍机场与禄口共守南京的上下门户。在此提一句,刚冒出来不久的18号线,从南京北站直达禄口机场,听上去有一种机场专线要失业的感觉。规划里还有一个神奇的「新街口东站」——我强烈怀疑以后新街口的地下通道,会一直打通到大行宫。既然还说到了马鞍机场,不妨纪念一下搬过去的大校场红花机场。大校场!九十年的荣耀!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大校场已成过去式,但依然有一种感动让南京人泪流满面。主要感动的还是江宁人,和大校场周边拆迁户。你陶醉于城市文化客厅的建设。开发商告诉你:Naive,5号线和6号线在大校场交汇的南部新城了解一下?自栖霞山到尧化门,6号线沿着紫金山西麓一路南下,穿越整个南部新城,最后归向南京南。你不知道是地铁成就了这个新区那个新城,还是这个新区那个新城成就了地铁。反正没有11号线哪有江北新区,没有8号线哪有板桥。地铁总是房地产宣传的重点。记住了,如果看到我写的楼盘广告没有交代地铁,那它真的很偏。提到尧化门,便不得不提7号线。提到7号线,也就不得不提9号线。它们早已蓄势待发,届时会和2号线一起,直插河西的腹地而去。当然,东西方向的地铁作为补充,也规划得如火如荼。比如S3,S4,S5,S6。补充的意思,就是延伸到句容,延伸到仪征滁州马鞍山,延伸出南京更加辽阔的横向版图。被地铁拉长的不止是城市,还有你对城市的认知。通俗来讲,就是只认地铁不认路。比如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你们约定的地点、问路的位置,都不约而同地默认为地铁站。譬如「新街口7号口见」、「云南路或者鼓楼都能到我家」、「7号线还没通呢,去那家面馆得在莫愁湖站下,再骑个车」……于是伴随着地铁的增加,南京诞生了大批的路痴。地铁站代替了街道与地标,也代替了你对城市依赖与辨别的对象。走进地铁站的那刻起,南京的虎踞龙蟠,人间烟火,山河肌理便通通与你无关。你奔波于生计,游走于CBD,自诩与时代接轨,却失去了与城市对话的机会。长此以往,你对南京的定位会逐渐模糊不清。从而忘记进香河路的紫叶李,吉兆营的烧烤摊,司背后的梧桐树,五台山常喂的那只猫。地铁加速了时代,拉长了南京,同时也把你的城市生态意识给拉长、稀化、揉碎。挺秃然的,你就变成了两点一线的社畜。所以说,地铁只是城市的延伸。感受沿线的都市烟火,才是恩正的南京生活。如果可以,我愿意在六合的北郊,点上一盆竹镇羊肉。然后乘坐南京地铁,路过大厂的钢筋铁骨,桥北的人山人海,南京站的相遇,鸡鸣寺的樱,老城南的烤鸭,卡子门的宜家购物袋,南京南的别离,翠屏山的晚风,禄口上空的轰鸣……然后在夜晚来临之前,在地铁里看海,到高淳的乡野中剥开满满的蟹黄。摄影/镓明西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谢绝转载上帝视角看南京

恋爱

吃货

潘西

冬天御道街

五台山

宁海路

柳洲东路河西生存

桥北生存

万南京人南京高校的秋

东郊的秋

北京西路的秋南京

民国故事鸭子

皮肚面

馄饨

锅贴高校歧视链

江宁大学城

仙林大学城

97路

南理工

南农

南大

高校攀比大会

南京歧视地图

江苏歧视地图

江苏的前世今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xc/64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