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满怀着对青藏高原的憧憬,肩负着助力西藏教育事业的使命,他们踏上了雪域高原的征程。作为山东省首批“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队伍,在年8月8日这天,正式开启了新的人生征程。 在日喀则一高经过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教学和生活,他们对西藏生活有什么感受,对西藏的孩子们有什么印象,对西藏教育有什么体会?记者选取了其中6名教师,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陈寿昌,来自即墨四中 藏族的孩子爱唱歌,每到下课,教室里,走廊里经常充斥着高亢嘹亮的歌声,但是那种西藏特有的嗓音,我们如何也学不会。这时你会想到我们喜欢的西藏歌曲他们肯定会更喜欢吧,错!百分之百想不到的是,我们内地熟悉的珠穆朗玛,喜马拉雅,天路,家乡,对西藏的学生来说,几乎很少知晓,即使知道,也不会是他们的菜。他们更喜欢的是纯藏语歌曲,听着更豪气,更婉转,更有藏味。 学生喜欢向我推销他们的西藏文化,本土歌曲,在这里,我第一次知道了德吉次让,容中尔甲,知道了根呷,索朗旺姆,原来这些人才是藏族人心中的“歌星”。我通过学生了解了西藏的文化,通过交流进入他们的心灵世界,赢得了学生的心。慢慢地,我发现——当你喜欢他们的文化,他们就会更喜欢你的课。 陈志坤,来自济钢高级中学 教育援藏是一项神圣的使命,肩负党和国家的重托。日喀则海拔米,氧气稀薄,山河壮美,来到这里教书是生命的一段奇遇。这里的学生善良、淳朴、好学,和他们每天共同拼搏、共同成长,是我教师生涯的一笔财富。希望用我的努力,帮助这些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把祖国和家乡建设的更美。 高庆忠,来自济南历城一中 怀揣对雪域高原的浪漫主义情怀,年届天命,初心不改,义无反顾,毅然走进西藏;承担起“组团式”教育人才的援藏任务。 教育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意义重大、任务艰巨的育人工程,鉴于此种情况,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心、更多的耐心、更多的恒心,需要我们具备更高超的育人智慧。敢于面对,迎难而上,积极带领高三全体英语教师,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创新教法和学法,走出一条适合藏区教育实际情况的高三教学复习路子。为人师表,精益求精,在青藏高原释放着自己的教育能量,感召着每一个藏族学子。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尽职尽责,勇于创新,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 王军波,来自招远一中 能在雪域高原这方神秘的圣洁之地,与一群风华正茂、朝气盎然的天使们朝夕相伴,相互学习,实在是三生有缘。 假期里走进一高校园,提前熟悉环境的时候,看见几个住校生坐在树阴下,认真的读书写字,不禁感叹,这些孩子真努力。作为班主任,因为学生犯错,批评发火有时候是难免的。一次,学生卫生没搞好,我发了火。没想到晚饭后进到教室发现黑板上,写满了各种道歉认错的话,让我好感动。这就是孩子们的淳朴与真诚,让人不由的产生一种浓浓的亲和深深的诚。 现在已是寒冬时节,早晚温度低到零下12度了。虽然感冒煎熬着我,高原反应折磨着我,但心中与这些孩子们在一起的浓浓深情如热火般在激励着我,继续走下去,走下去! 王铁军,来自蓬莱二中 到西藏来,是我喜欢的,也是我的家人支持的。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教书时间太长了,自己的视野越来来越狭窄,自己思维趋于僵化,就想出来看看,自己没有“世界这么大,我要出去看看的”的任性和洒脱,所以有这次援藏机会,我就来了。毕竟我还要在教育岗位工作将近二十年。 来到这里,担任班主任的我,军训、查宿舍、每天晚上与他们一起自习到晚上十点。看到的藏族孩子是淳朴和善良的,虽然孩子们的基础差、语言理解能力不高,不过后天的努力让我感动,也让我不忍辜负他们对我的真情。希望我在藏的两年教学工作能让他(她)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求学路途变得更平、更远。 张玲,来自栖霞二中 要说来西藏教学有什么体验,那我要说真的是一种折磨,可是你不要认为这里的孩子有什么不好,而是他们的名字真的很难记,德吉卓玛、多吉年扎、次仁吉拉等等,每每名字和本人都对不上。为了让自己结束这种折磨,只要有时间我都会让一名学生来我这里做自我介绍,说说他们的名字的意思,说说他们的家,他们的生活,或者说说他们的理想,我感受他们的心,也让他们感受我的真诚。意外地,不仅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更是收获了友谊。在这短短四个月的时间,我爱上了这些孩子们,每每感受着他们的热情、率真,觉得来到这里因为高反受的苦都值了。 年8月8日11点5分,冒着淅沥的小雨,援藏教师们踏上了日喀则的土地,受到当地教育局领导的热烈欢迎,披上洁白的哈达,顿时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8月10日,进藏第三天,忍受着高反带来的头痛、恶心,他们就来到新工作单位――日喀则一高,开始熟悉环境,为开展工作准备。 9月9日,为庆祝第2个教师节,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隆重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韩东校长为优秀教师敬献哈达。 8月29日,日喀则一高举行爱心捐资助学仪式,向获得爱心助学金的七位同学颁发了爱心助学金共计八万元。 9月10日教师节期间,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教师进行了集体宣誓。山东省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教师总领队,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韩东带领援藏教师宣誓。 山东省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教师誓词领誓人:韩东 我是光荣的山东援藏教师, 承载齐鲁重托,奉献雪域高原; 不负国家厚望,担当历史重任; 无私奉献,用激情燃烧援藏岁月; 奋力拼搏,用责任书写援藏新篇; 立德树人,甘于奉献; 真情援藏,真心担当! 扎根日市一高,为藏区教育贡献力量; 志翔雪域蓝天,为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11月5日,日喀则市一高举行了教师专业知识考试,援藏教师也一同参与此次考试。 藏区的孩子淳朴、热情、善良,他们求知的双眼打动了援藏教师,他们刻苦的精神感动了援藏教师们。 一位援藏教师深情地说:“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告别家人,离开单位,来到了千里之外,踏上了雪域高原。这里空气稀薄,这里常年缺氧,这里紫外线强烈,这里异常干燥。短短一月就有两位战友因身体不能适应高原气候退出任务,剩下的我们每天都在坚持。我们与缺氧对抗,与伤病斗争,与孤独为友,与繁忙为伴,帮藏区孩子圆梦,为山东教育争光。日子是艰苦的,但是岁月的流逝又沉淀了厚厚的师生情,浓浓的战友谊,暖暖的同事缘。天南海北,藏汉一家,因此,我们又是幸运的。 难忘经历,峥嵘岁月,我们在一起!雪域高原,铿锵誓言,我们在一起! “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教育援藏模式的重大创新。山东省首批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管理干部(4月15日)和专任教师(8月7日)入藏以来,深刻领会“组团式”教育援藏意义,准确定位工作方向,抓班子、带队伍、凝聚力量,不断提升工作创造性和执行力。经过半年努力,使受援学校(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在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硬件建设、师生精神面貌、教育教学成绩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圆满完成了学期工作目标。 作者:李子路、陈志坤 来源:山东政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xc/45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