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打造振兴崛起智囊团

跑出人才强市加速度

为新时代栖霞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栖霞市委书记陈兆宽

人才是强市之基、竞争之要、转型之本,是实现赶超进位、振兴崛起、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近年来,栖霞市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集聚优秀人才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赶超进位。年,自主申报入选省级专项人才工程7人,柔性引进“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5人,建设院士工作站1处,新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处、省部级创新创业平台3处,76家企业与国内外9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新的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人才工作的有关精神,更加积极、开放、有效地推进人才工作,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一、坚持党管人才,强化政策支撑,为人才引进铺路搭桥。近年来,栖霞市坚持把党管人才根本原则贯穿于人才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精准发力,统筹谋划,人才工作逐年突破。下步,我们将持续强化宏观指导,着力抓好政策配套、统筹协调、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一是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打造“揽才”洼地。年,围绕落实人才优先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等系列含金量高的人才支持政策。下步,在持之以恒落实好的同时,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配套细则,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优质创业项目评选奖励办法等,设立万元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发展基金、万元专项基金奖励扶持产业转型升级重大科技项目,为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提供最高万元科研资助,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持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来栖创新创业提供强大支持。二是不断加大宏观引导,构筑“引才”重地。为精准引人才、建平台,我们建立重点企业信息库,对入库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建设升级载体、申报科创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下步,着眼培育具有领先优势的先进制造业,立足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优势企业,建立高层次人才需求库,编制引才指导目录,靶向猎取高端人才。加码考核,凝聚人才工作合力,加大市镇机关岗位责任制人才考核权重,奖优罚劣、激励先进。探索设立人才“伯乐奖”,鼓励支持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广大企业、个人和社会机构等积极参与人才引进,进一步创新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新局面。三是强化党委带动作用,建设“聚才”福地。深化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建立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信息库,市级班子成员中的党员领导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党员主要领导、各镇街区党(工)委书记每人至少联系1名专家人才,并通过党校主体班次、专题座谈培训等途径,在广大专家人才中开展“爱国、奋斗”精神教育。注重从基层一线专家人才中推荐模范人物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以政治引领增强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为建设最具胶东风情的绿色新城凝聚人才智力。

二、坚持育用并举,强化平台支撑,为人才培养搭建舞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既要眼睛向外引高人,又要眼睛向内育能人;既要“筑巢引凤”,又要“引凤筑巢”;既要多措并举培育人才,又要千方百计发挥人才作用。下步,重点通过活化引进培育方式、搭建高位平台载体等途径,集聚一批适应重点产业发展需要、质量过硬、数量充足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平台,激发区域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一是立足产业优势,兼收并蓄“借人才”。一方面,大力实施“引凤来栖”工程,瞄准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加速集聚一批能够推动重点产业提升、催动骨干企业膨胀、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创新团队,力争年产业领军人才存量突破10名,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名以上。另一方面,充分释放栖霞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库能量,积极对接争取人才所在高校院所、大型企业在栖设立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等,定期听取专家对家乡发展的益言良策。二是搭建创新平台,各展其能“用人才”。持续提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两园”建设水平,主动对接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加快园区重点项目集聚,吸引更多知名企业、高端人才入驻。建立企业科技信息库和专家人才平台、专业机构信息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为一体的“一库三平台”信息情报数据研判共享机制,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和科技创新力度,加速转型升级。年,众和机械与中国农机科学院联合申报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重点项目获批,一举跻身农机制造“国家队”。年,力争新增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管理站各1处,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户以上,烟台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户。推进政校企深度合作,大力支持企业由邀请专家学者“把脉指导”向共建实验室、科研基地转变,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力争年内新增政校企合作平台16处。三是坚持多措并举,整合资源“兴人才”。以产业振兴为导向,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用好各级培训资源,统筹推进六支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栖霞特色培训品牌。依托院士工作站、苹果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采取“人才+基地+项目”模式,年内培养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名以上;深化拓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培养引领当地经济振兴崛起的优秀人才,年内组织名以上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行业龙头、知名院校学习培训,开阔眼界、提升素质。鼓励引导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向基层一线流动,年内为基层一线教育、卫生岗位充实优秀人才名以上;依托“医联体”“影子”培训等,将先进技术资源导向基层一线;组织优秀人才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服务基层,协调束怀瑞院士、刘成连教授等果树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活动10场次,增强高层次人才的社会认同感。

束怀瑞院士工作站揭牌

三、坚持服务至诚,强化环境支撑,为人才留栖倾心尽力。把优化环境作为吸引人才的有力砝码,把搞好服务作为拴心留人的重要法宝,年本级人才专项资金由年的万元递增到万元,从创业扶持、配套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环境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坚持环境留人和服务拴心并行,着力打造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优越环境。一是做美城市形象,优化“留才”环境。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建设“最具胶东风情的绿色新城”,培育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保护好“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优良生态环境,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为高端人才来栖定居创业提供高品质绿色生活。二是加强舆论宣传,讲好“敬才”故事。加大人才宣传表彰力度,在政府网站、《甜美栖霞》等主流媒体开设人才工作专栏,宣传优秀人才工作事迹,定期开展“优秀企业家”、科学技术奖评选奖励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三是加大服务保障,织就“惠才”网络。持续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力度,实施人才专项资金逐年递增计划。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整合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人才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等机构及其职能,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按照“一窗受理、专员办理”的方式,坚持首接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用心关爱人才,在配偶工作、子女上学、医疗保障、政治待遇等方面提供细致贴心服务,让人才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在激情创业中大显身手,为栖霞赶超进位、振兴崛起插上腾飞的翅膀。

(供稿:中共栖霞市委组织)

新窗口正能量微不同

临走记得给小萱

点个zan~~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十大专业医院
治白癜风长沙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xc/18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