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记得
据老一辈人讲,金陵折扇的制作工艺,是从明朝宫里传出的。折扇起源于南宋,盛行于明代,古称聚头扇,又称折叠扇,因便于袖藏,扇面又书画相宜,故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金陵折扇,顾名思义,是南京地区的传统手工折叠扇,用竹木等做扇骨,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其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收拢时呈线形,方便携带。小巧而精美的金陵折扇,既是祛暑纳凉的生活用品,又是可以馈赠亲友的工艺品。 南京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是当前南京唯一的金陵折扇生产和研究机构,而倪世金,就是研究所的所长。 潜心钻研 撑起南京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 年,年仅23岁的倪世金进入了南京金陵制扇厂。他潜心学习制扇技艺,先从制骨入手,然后学习砂磨、制面......渐渐地,他成为一位制扇“高手”,从生产一线调到设计室,最后当上了制扇厂的厂长。 凭着对折扇的热爱,倪世金做折扇,一做就是一辈子。金陵制扇厂于上世纪末停产,年,栖霞区在原南京金陵制扇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南京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请来倪世金担任所长。 倪世金在担任所长期间,通过寻找制扇艺人、研习工艺,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就恢复了金陵折扇的全套制作流程,并生产了竹子和红木折扇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将折扇技艺发扬光大。 选材考究 制作精益求精 在倪世金看来,传承金陵折扇的制扇工艺,最重要的就是要用最地道的工艺,生产最地道的金陵折扇。 正宗金陵折扇的特点是“白如玉,光如镜”。金陵折扇用料讲究,其制作骨架的竹子,来自宜兴,这种竹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弹性好、密度大。此外,制作金陵折扇的纸张都是安徽的名品宣纸,采用熟纤工艺制作,在扇面作画、写字,效果颇佳。 金陵折扇的制作共分为制扇骨、做扇面、穿扇面三大工序。从选料、断料、劈篾、造型、打磨、雕刻、烫钉到制扇,全部坚持手工制作,这十分考验制扇师傅的功力。扇骨特别光滑,内骨的薄度可以拉到1毫米,靠的就是制扇师傅累积一辈子的手法。在倪世金的带领下,研究所的工匠师傅们在每一道制扇工序上都精益求精,只为让这一项传统非遗得到完美地传承。 走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陵折扇制作技艺传承人倪世金, 探秘这一独特的传统制扇工艺, 领略金陵折扇的无穷魅力! “随手拍”活动若对拍照有兴趣, 亲们可以参加“南京栖霞旅游”官微 推出的“随手拍”活动哦! 具体活动参与方法请戳上方链接。 用你手中的手机、相机, 拍下栖霞秀丽风光、节庆活动盛况、 美好旅游体验等, 并将图片上传至 “南京栖霞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