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两落地一融合”的决策部署,栖霞区多次召开驻区高校“两落地一融合”推进座谈会。驻区高校校领导、科技部门负责人、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以及栖霞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仙林大学城相关负责人,还有区内科创企业、基金公司、众创空间等代表深入交流,对未来发展共赢提出具体方案和设想。 栖霞区相关负责人说,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省委“两聚一高”战略部署,着力推动“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 多家企业入驻高新区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两落地一融合”的决策部署,栖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运而生,成立于年11月29日,总占地面积5.07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已建成面积.9万平方米。 栖霞高新区采取“一区多园”的管理模式↓↓↓ (滑动看全文) “一区”由三大板块组成,即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板块(含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马群科技园、江苏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吸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板块(含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仙林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南大科学园),吸引生命健康产业;金港科创中心板块(含金港科技创业中心、十月公社科技创业园),吸引科技服务业产业。“多园”则由东南大学科技园栖霞园区、南京尧化科创中心、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仙林高创中心组成。 高新区直管区以四大园区为特色载体 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滑动看全文) 紫东国际创意园 紫东国际创意园占地亩,入驻企业家,已列入南京市创意产业重点项目,未来计划结合周围3.6平方公里打造紫东小镇,以文化、金融产业为主导,融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体育为一体的集群空间,打造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的创新、创造、创意空间。 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 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占地亩,总面积7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余家,建有全省首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室”,园区致力于打造一个生态化、科技型、专业化的生命科技产业高端研发集聚区。 金港科创园占地亩,建筑总面积3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余家,园区以“国家级南京金港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核心,建设“金港科技创业苗圃”和“金港科技园加速器”,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和团队提供专业化科技发展服务。 仙林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占地亩,规划建筑面积74.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7家。园区重点发展行业应用、智慧城市、物联网等软件和其他嵌入式软件产业,通过引入具有发展潜力、创新技术的一批朝阳项目,打造高科技软件产业集群。 栖霞高新区目前入驻企业近家↓↓↓ (滑动看全文) 其中高新技术企业73家,科技企业余家,签约新型研发机构5家,能策软件、华威医药、恒电电子、海陵药业、江苏金茂经信、能瑞自动化、南京港股份、文交所、通行宝、三宝科技、高华、凯米膜、钢加、中石化、康嘉医药、优科生物等多家知名企业入驻,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中科南京数字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人工再生生物技术研究院、南欣医药技术研究院、南邮通信网络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南京创新名城建设。 栖霞高新区打造“智汇的高地”,目前共集聚高端人才余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4人、南京市领军型人才人、南京市科技创业家17人、创业南京人才14人、创业栖霞人才34人。 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落户栖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启动实施以来,栖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借助栖霞区丰富的高校资源优势,不断推动高校院所与栖霞的合作不断深化,加速一批依托高端平台、聚焦前沿领域、面向市场需求、蕴含巨大潜力的科技创新项目和新型研发机构陆续落户。 中科南京数字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已通过市级备案。该项目由栖霞区政府与中科院合作共建,项目依托中国科学院传感网络和应用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实验室,由中科院吴健康教授团队牵头,集聚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在大健康方面的研究成果,创新和研发大健康产业技术,培养大健康产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力争建设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影响、最具竞争力、社会满意度最高的栖霞大健康产业群。 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项目正在筹备中↓↓↓ (滑动看全文) 1、南京人工再生生物技术研究院。该项目依托上海I.C.R.公司、美国耶鲁大学及哈佛大学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研究机构,将围绕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制备、疾病细胞和组织模型再生、临床诊断与治疗技术支持、药物筛选模型及个体化用药应用等领域进行产业转化,并衍生服务于诸如人造组织和器官,人造血浆、皮肤和营养制品等的医疗、健康、美容领域,建立国内干细胞转化研发和应用中心。 2、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该项目依托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在高层次学术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成果方面的优势,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奖图灵奖唯一华裔得主姚期智领衔,一线技术骨干具体执行,技术人才与商业人才配合组队,围绕人工智能产业方向,拟建设人工智能方向的五大平台,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精英,打造人工智能领域世界级平台。 3、南欣医药技术研究院。该项目依托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介观化学重点实验室”在高层次学术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成果方面的优势,和南京汉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在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和资金保障等方面的优势,成立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成果转移孵化平台、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围绕创新药物、医疗器械、新型制剂、新技术研发等方向,开展一系列研发孵化、产业化等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目前已完成公司的工商注册,正在筹备拟孵化项目清单。 4、南邮通信网络产业研究院。该项目围绕南京市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瞄准产业链中高端、重点环节,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依托南邮国家级平台“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南京南邮通信网络产业研究院”及“南京南邮通信网络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重点围绕“四所”,即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所、物联网安全研究所、卫星通信研究所、多媒体大数据研究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栖霞打造创新生态链栖霞区推动“两落地一融合”工作,得到了驻区高校的大力支持。 南京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化校地合作,加快“两落地一融合”,南京大学将进一步加强与栖霞区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转型、项目培育、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将以仙林校区和南大科学园为主体,纵深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夯实53、“双创模式”,实现多层次的“双创”格局。 南京财经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财经大学将加大与栖霞区的合作,围绕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三大优势学科,通过我们的努力,发挥学校特长优势,为栖霞区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两落地一融合”是栖霞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 (滑动看全文) 栖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委、区政府感谢驻区高校对栖霞发展的大力支持,并表示栖霞科教、人才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栖霞与驻区高校长期以来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 他介绍说,栖霞区科技发展工作独具禀赋,三区实行一体化领导,分工协同,形成有效推动“两落地一融合”的闭环,让科技与经济衔接的各个环节都能享受到国家的最优政策支撑。栖霞区持续加大城乡建设力度,不断优化城市功能配套,区域环境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与日俱增。近年来,栖霞紧紧把握自身优势禀赋,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的扎实推进,不仅让栖霞区得到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苏省人才工作先进区”等荣誉,也让栖霞收获了丰厚的发展红利。栖霞聚力多方联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按照光电显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软件、新能源为主导的“三大三新”产业定位,栖霞构建起了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方向的现代产业体系。 他表示,“两落地一融合”是栖霞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如何整合利用好驻区高校资源,高质量、高水平推动栖霞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区委、区政府将全面深化与驻区高校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校地融合发展水平,共同打造更具创新活力、更强发展动力的城市。 来源:南京区街一号 往期精彩回顾 1、PS骗取摇号资格,行不通!刚刚,升龙天汇更正报名清册,河西四盘平均中签率低至6.8%…… 2、为创意点赞!南京品牌房企海报六一“童心”大比拼 3、金茂速度,茂行天下!一年5倍扩张,南京区域5城20盘齐耀! 4、墅境已成7待君归:鲁能泰山7号院首批盛大交付,恭迎业主入住 5、胆小勿点!江宁一套别墅拍卖竟牵出一桩7年前碎尸案 6、突发!河西2盘报名清册率先出炉!这套房,冻结近亿资金…… 做买房人喜爱的公众平台... 房子千千万万,总有一款属于你,要买房,上凤凰...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巅疯医院白癜风有哪些什么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