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芳华》 去年以来, 栖霞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十项行动, 老街又迎来了新的芳华。 迈皋桥老街 迈皋桥老街有多年的历史, 在地方志中, 清嘉庆年间即有“迈皋桥”地名。 民国时期, 南京城北郊修建了 第一条通衢大道和燕路, 连接和平门(即神策门)至燕子矶, 迈皋桥老街就是其中的一段。 当时,老街是城北唯一的马路, 能通汽车,也留下很多名人足迹, 陶行知、冯玉祥都在这里生活工作过。 如今的迈皋桥老街, 是一条民国风貌的智能化街区。 一排排民国建筑林立, 无线网全覆盖。 街上有停车区, 街旁河水清澈。 老街每50米就定点一人进行精细化管理。 建筑都是按照一幢一景打造, 并恢复了梧桐印记、六角亭、 十里长沟等历史人文景观。 街上设了3个信息岗亭, 市民可以查询周边交通、餐饮等信息, 还能拨打2分钟应急电话。 新安装的井盖, 可以实时监测地下污水漫溢情况。 尧化老街 尧化老街位处曾经的姚坊门遗址。 姚坊门是明城墙外郭城的十八座城门之一, 清光绪29年, 英国人修京沪铁路时将姚坊门误译为尧化门, 此名沿用至今。 尧化老街拓宽改造内容 包括道路、排水、路灯、交通、 停车场、加宽人行道及绿化等工程, 老街道路双向四车道, 新设的路灯,宽敞明亮。 龙潭老街 具有多年历史的古镇龙潭, 三面环山,一面临江。 在历史上, 龙潭一直以码头、驿站作为发展中心。 进入近代之后, 龙潭向工业化方向发展, 采石、采煤企业陆续兴办。 如今,“中国水泥厂”厂址已成为工业遗产; 南京金箔锻制工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镇上的老街和民国建筑 被列入“历史遗产”的保护行列。 近年来, 南京的发展给予龙潭以重要的定位: 深水港、物流园、综合保税区和新型产业基地。 龙潭老街也由原来的三个居委会 合并为今天的龙潭街社区。 社区以打造“龙潭古镇”为建设主线,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修建古围墙和门头; 将老街旱厕改造成为水冲式公厕; 对老街三条河道进行全年长效管理; 建设大型污水收集管网; 新建居民健身娱乐休闲广场; 开展防洪设施改造; 利用闲置校舍引进 我市最大的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 如今,在古韵浓厚的老街上行走, 宛若步入一幅动人的历史画卷。 燕子矶老街 燕子矶老街曾是南京通往江北的门户, 是南来北往的商品集散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这里有三六九集市、著名的燕子矶庙会等, 商贾云集,热闹繁华。 燕子矶影剧院曾经留下几代人记忆。 如今的老街慢慢打造成另一番样子, 人们所期待的燕子矶新城, 繁华和美丽渐露雏形。 栖霞老街 栖霞老街位于栖霞山下, 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长约米。 老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 在宋代《景定建康志》里这样记载: “栖霞市,在上元县长宁乡摄山栖霞寺之前, 去城四十五里。” 而元代张弦的《金陵新志》也有类似的记载。 “市”,为古时候的集市, 由此可见,栖霞街在宋朝和元朝时, 就已经形成了集市,而且是相当的繁华。 如今,山麓下的栖霞老街一带 也将华丽变身——栖霞古镇将呈现在人们眼前。 编辑:王宁芝、计青、李璐(实习) 赞赏 长按看白癜风不请假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