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让栖霞教育的田野芳香四溢

——四通八达的新教育,

创生一个四通八达的新栖霞

徐观林|南京市栖霞区教育局局长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盛大的遇见;那么,新教育研讨会,就是这场遇见的最美庆典!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在栖霞举办,让新教育同仁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发祥地,彼此遇见,这是我们莫大的幸运!看看眼下相遇的场景,活生生的一个陶行知老先生所期许的“通过四通八达的教育,创生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如今,“四通八达的新教育,创生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新栖霞”,可谓风景独美。

下面,我主要通过“责任与使命”“创生与发展”“品牌与效应”三大篇章,全景展示栖霞区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的幸福旅程。

第一篇章

责任与使命

1.开展联合办学

年12月,栖霞区与海门市共建“海门—栖霞”教育发展联盟,在燕子矶中学创办“海门实验班”,在尧化和栖霞街道合作创办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海门,一座教育名城,一面引领全国新教育发展的旗帜。栖霞教育人学习新教育,实验新教育,是促进两地教育深度联盟的责任与使命。

年3月3日-8日,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正式启用,以“它迎来的首批培训对象——栖霞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学员”为标志。

年7月,在萧山新教育研讨会上,栖霞正式加盟新教育,成为新教育实验区,进而为栖霞教育改革与发展打开了一扇门户。年栖霞递交了承办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的申请书。

年7月,在诸城新教育研讨会上,栖霞教育人以无比自豪的心情,接下了新教育研讨会的会旗。

为承办好研讨会,我们在借鉴往届研讨会承办经验基础上,成立栖霞区新教育研讨会筹备工作组,制定栖霞区新教育年会筹备实施方案,分“家校合作共育”政策制度创新组、“我要上年会”工作推进组、生命叙事课程研发组、主报告初稿和电视片脚本撰写组、主会场开幕式和分会场展示策划组等。研讨会缜密筹办的过程,正是新教育研究院专家团队全程引领与助力栖霞教育大发展的过程,这一路的登峰造极,无不丰盈着新教育的内涵,拓展着新教育的外延,厚重着新教育的田野精神与草根情怀,幸福出栖霞教育的明亮那方。

2.发掘地域文化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教育以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得博爱涵养,拥山水之胜,负人文情怀,兼六朝风韵,居名山文化,藏纳着历史与人文的奥秘、演绎着生命与创造的神奇。其中佛教文化、红枫文化、石刻文化、乃至大江文化,无不以家校共育的方式,以卓越课程的构建为载体,与新教育魂魄相依,涵养着栖霞教育的优质发展。

3.传承教育基因

栖霞,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发祥地。陶老先生的“自新、全新、常新”的生活教育理念,为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找到了回家的路。栖霞承办全国新教育研讨会,是为全国新教育人重回故里搭建了平台。“我思故我在!”作为生活教育发祥地的栖霞新教育人,我们用高度的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通过实践与发展新教育,来履行教育文化基因传承的责任与使命,来弘扬与践行陶学的博大精深,让栖霞大地,(视频2)桃花满园,桃林浸染,陶果丰硕,桃李满天下!

第二篇章

创生与发展

新教育实验,不是简单的标语张贴,更不是十大行动的简单拿来就用。我们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实践思路,直面区域教育改革发展中现实困境的突破而积极行动。

1.行政推动

栖霞新教育,以点上实验、面上推广的星火燎原之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激情,焕发出整个区域教育改革的生命活力。这主要得益于行政力量的强劲推行与一套完善运行机制的强力保障。具体体现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教育局领导班子对新教育的坚定笃行,区教育局局长室亲自抓管,区教育局基教科、教师发展中心、教育共同体、各基层学校等立体联动。切实做到政策有倾斜,制度有保障,活动有方案,实验有重点,推广有平台,成果有奖励,实践有反馈。

2.研训驱动

新教育实验,不是自上而下的发号施令与强制灌输,而是通过研训驱动,实现价值与意义的自觉认同与实践创新。栖霞区教育局每年都系统安排区新教育代表队,参加新教育研讨会、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海门开放周活动、国际高峰论坛等主题活动,用以会代训的方式,及时领会新教育研究院的最新精神与行动纲领。目前,每所实验学校都紧跟新教育理念与实践发展的步伐,结合区情与校情创造性地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助推学校内涵的提升与特色的彰显。

我们连续四年系统开展区域研训活动,坚持在暑期开展互联网+新教育全员培训,坚持开展新教育实验区域推进会、举办新教育实验区域成果展示现场会、新教育主题展示活动、新教育实验项目调研主题论坛会,坚持开展贴近教育新常态的主题研训活动等,通过多维度的实验行动,带动全体教师深入卷进新教育世界,感受新教育的神圣与美好,在自觉践行新教育的基础上,传播新教育,丰盈新教育。

3.整体联动

栖霞新教育实验以课堂为阵地,以课程为纬度,以师生成长为内核,以实验学校为着力点,注重整体联动发力。

一是与海门实验区联动,即以海门为榜样,紧跟海门实验的步伐,在新艺术、新生命、每月一事、家校合作共育等项目上,取长补短,蓄势待发,乘势而为。

二是共同体联动,通过新教育实验,引进了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并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盘活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重点是立足五大体系建设,促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五大体系分别是:学校管理经验传输借鉴体系;学校文化共建共生体系;优秀师资共享体系;教科研联动互动体系;名师培养工程联动体系。

三是新教育十大行动间的自觉联动。十大行动,是新教育实验生命体的五脏六腑,唯有整体联动,教育的生命才会茁壮成长。我们以家校共育为脏体,其它行动以各司其职,整体联动,促进栖霞教育持续协调发展。如今,从百花齐放的卓越课程到赏贤启智的理想课堂,从四季花开的书香校园到生命勃发的完美教室,从广开视野的窗外声音到全息呈现的数码社区,无不实现着教育的美美与共。

4.特色带动

新教育认为,特色就是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表达方式与行走路径。栖霞在素质教育方面开创出“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创名校”的内涵发展之路,目前全区中小学中每所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品牌,如:(视频3)“世界儿童之金小”“真人教育之晓院附小”“乐雅仙小”“至善实小”“灵美龙小”“悦群燕小”“墨韵化纤”“善上洲小”“星光摄小”“生命迈幼”“温暖金中”“星光仙林”“智贤伯乐”“尚真华电”“爱满燕初”“启蒙中桥”“美每花中”……如此触动心灵、触动生活、触动生命的教育,栖霞独美。

5.家校互动

朱永新教授说:最好的教育,是让家庭和学校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这无疑解锁了留守生活时代、城市化迁徙时代的教育大门,让栖霞区域教育改革基于一个时代问题的解决,以家校携手同行的方式开创教育改革新路,即坚持兼容并蓄的全纳方式,广开视野,融合资源,打造项目,精准路径,开放环境,创新实践。

一是理念先行,以课题研究开启家校合作互动。

“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我们发展并遵循“合作才能完整,互动才能平衡”的原则,聚焦问题形成课题,即“区域开展家校合作共育的行动路径与策略研究”,并在区教育局牵头下,聘请朱永新、许新海、孙云晓、李镇西、成尚荣、吴勇、许卫国等同志为课题专家指导团队。定期邀请他们先后来栖霞教育现场做专项指导,分享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引教育方向,商讨教育举措。与此同时,各校成立了家校合作共育委员会,畅通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实践与交流。

二是课程统领,以资源拓展促进家校合作互动

新教育实验的完美教室有“两核”:阅读与家校合作。区教育局大力倡导学校积极发掘、融合、创新父母教育资源、社区教育资源、地域教育资源,以课题引领的方式,坚持一课题一课程的行动策略,因地制宜地研发卓越课程,如(视频4)附中仙小的《雨竹琴韵》、龙小的《金箔文化》,迈小的《尚美小公民》,洲小的《鹂岛野韵》、伯乐中学的《适性》、燕小的《八悦》课程等等。丰富多彩的课程,成为家校互动的桥梁与纽带,成为新父母、教师与孩子一起幸福成长的后花园。

三是课堂延伸,以父母协同深化家校合作互动。

栖霞区每所学校在“社会即课堂”观的引领下,基于学校现实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通过父母开放日、父母随班听课、父母进课堂讲课等形式,拓展传统课堂的长度与宽度;另方面通过开展新父母志愿者联盟、新父母学堂、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每周一封信等系列活动,拓宽课堂的高度,让教育的完整在环保实践、地域文化的传承、海峡两岸的联盟、创意坊等开放课堂中,日臻完善,让新父母、老师与孩子一起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如小满课堂、鹂岛小脚丫、小巍带你游栖霞、龙娃小导游等都是课堂最美的延伸。

四是制度护航,以细则规范引领家校合作互动

家校共育需要行政助推,需要形成区域、学校、年级、班级的四级联动的家校合作制度,促进新型家校合作方式的建立。我们不断完善家委会、新父母学校、膳食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和细则条例,研制新父母手册、新父母誓言,明确家庭、教师、学生在家校合作中的责任与担当,让家风、家训、校风、校训自然融通与深度互补,使教育拥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制度环境,为家庭、学校教育的持续协调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篇章

品牌与效应

名师驰骋,卓越彰显,质量攀升,课程纵横,互联网+教育生命绽放,栖霞教育的品牌与效应,赢得各界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多少钱
白癜风最新治疗办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rk/11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