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news/a_7168771.html

YEAR

节气

MONTH

10月

霜降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作者简介

吴殿彬,笔名吴俊泽,大河奔流等。年11月生,朱留村人,后居郝家楼村。毕业于烟台师专中文系(蓬莱分校),进修于山东省委党校经营管理系,烟台首届EMBA学员。高级记者、作家、诗人、摄影家;省市两级作协、摄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诗歌学会会员。曾任《烟台科技信息报》总编辑、《烟台晚报》副总编辑、烟台日报社编委兼发展研究所主任,《希望月报》总编辑,兼任烟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等;现任烟台市苹果协会文化顾问、央视数字摄影频道烟台工作站名誉站长等职。省作协18届作家班结业,省作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与文学创作”高级研修班结业。曾获新华社“全国十佳通讯员”、时事报道“全国十佳总编辑”双十佳称号。先后获省级以上各种奖项80余篇次。有特写获《人民日报》一等奖,新闻获新华社一等奖,散文获全国征文一等奖,多次获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报告文学获中国报纸副刊三等奖,有摄影作品获全国奖、获国际影展入围奖等。新闻理论著作《新闻采写精谭》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位)、中国地市报理论著作二等奖、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人物传记《举起这杯葡萄酒》获烟台市第九届精品工程奖、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创新奖。出版非虚构文学《生命树下》。散文与写作集《远山的瓜》。年承接的省作协重大文学题材扶持项目长篇纪实文学《红苹果》,是中国苹果史上第一部纪实文学,年始,在《烟台日报》长篇连载。

一封请柬一首歌

(纪实文学)

请柬脱去顺风速递的外衣站到桌子上的时候,我被惊呆了。小十六开的页面,左边由深红深黄深粉三种着色的苹果套成了浅粉浅绿浅黄的黑粗边构成的苹果套意图,印着等线体的四行横排白字,首行是中号“第十九届中国·山东栖霞”,下一行是主题语,大号等线艺术体“苹果艺术节”,接下来的两行是小号的“相约果都栖霞”“创新绿色发展”,而右边便是下一页的主题,犹如一个人穿了件开衫,风姿绰约,又仪态万方。横式的页面,右上角是第十九届中国·山东栖霞苹果艺术节的LOGO,右下角是三个色泽不一的三个宋体大字“邀请函”;“邀”字是比“艺术节”那行还大一号的紫红色宋体字,而“请函”两字,则是浅蓝的中号宋体字,一眼便知,设计者是遵照栖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意思,突出了一个“请”字,“邀”也是“请”,“请”也是“邀”……

离开故乡三十四年了,我第一次收到了故乡的呼唤……

尊敬的吴殿彬先生:

您好!

人行千里难忘故土!为了展示“苹果之都甜美栖霞”的独特魅力,在收获的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第十九届山东栖霞苹果艺术节(10月1日——10月31日)。您是栖霞人民的骄傲,家乡父老乡亲感谢您多年来对家乡的眷恋和支持,主办单位将举办“栖霞艺术家看家乡活动”,特邀您拨冗莅临,在苹果艺术节期间回家乡共商发展大计,共擎美好未来。

如能应约回乡,请见示行程,以备款待。

恭祝

秋祺

中共栖霞市委

栖霞市人民政府

年月日

联系人:

栖霞市文化和旅游局*先生联系***********

栖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女士联系***********

请柬的左边印着一个“QIXIA栖霞”“苹果之都甜美栖霞”的“苹果”LOGO,下面便是紫红色的牌子“第十九届中国·山东栖霞苹果艺术节”。展开请柬,是一个浅黄的满底苹果花的创意灯笼,细细观之,一朵朵苹果花儿在悄悄地吐蕊——我想起了栖霞面塑的“苹果花儿”,那是在全国民间艺术博览会上,在栖霞小媳妇的摊位上,我拍下了面塑的扭着小红嘴唇、穿绿套白裙裾的苹果饽饽花……后来,小媳妇打电话跟我要片子,她要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大赛。我赶紧找,找来找去没找到。后来她说,在别的摄影家那里找到了。更让我羞愧的是,他告诉我在别人处找到了以后,我也找到了。打电话给人家,人家说不用了……请柬灯笼的上下沿,是苹果LOGO的不规则线条和各种色泽的镶嵌,再右边是白底首页上的LOGO和“邀请函”在看着我,仿佛在说:“回去吧,回故乡去看看吧,去尝尝那漫山遍野的红苹果,去看看父老乡亲脸上的汗水,去握握他们那一双双带着老茧的粗糙的大手吧……”

(摄影:李玉光)

高速是不走的。10月19日,早年的烟青路,用一个半小时多一些的时候,让轿车的蜂鸣声与青山绿水和红瓦白墙的村庄对语,这些年凭空的长出来的楼房远远近近地向我微笑着。我不知道她们的意思,似乎笑我还有点孩子气。那是当然,我又回到了当年。当年,我第一次坐客车,第一次到烟台财税局送典型材料的时候,就是坐着黄黄的大客车,从这条路上弯弯曲曲地上烟台的。此时,早年那种感觉从遥远的湛蓝色天空白云叆叇的储藏室里,递出档案,慢慢地在心底暖暖地升起来——那是因为新鲜而带来的幸福感,由幸福感而生出的憧憬,由憧憬而升腾起来的人生豪气冲天的力量——路边的杨树一路鼓掌,一车的人都是盛开的花儿,我在丛中笑着……我不走高速,就是在寻找当年这种感觉因子。34年的烟台定居,将烟台汽车站与栖霞汽车站缩短了相当的距离,烟青公路的老道也挺直了腰板,显露着年轻的风采——早先,臧家庄、寨里还是栖霞版图上的骄子,长春湖那时叫庵里水库上还没有现在的新大桥,车从葛沟村西弯曲着爬山,逶迤北去,走到郝家楼村的老桥上,西北面是艾山高高接云端,向东看,是“庵里水库”烟波浩渺的絮语,在娓娓地讲着湖边丘处机小时候在公山上摸钱的故事。丘处机就是全真教七子之一的丘神仙,他曾远赴万里,劝成吉思汗“一语止杀”,也让道教大红天下。他小时候,磨练自己的意志,从公山顶上将一枚铜钱扔到山崖下,然后再去摸着找到它。摸钱崖的古迹我没有去过,但他的著作我知道,比如《蹯溪集》和《鸣道集》,也知道他的弟子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据说,丘处机的《西游记》在网上就可以购到清朝的版本。我的同学专门写了一本《西游记作者大揭秘》,要把吴承恩拉下马来,让丘处机的大名跳到孙悟空的肩头,指点唐僧。书刚出版的时候,我们几位老乡在烟台开发区为老同学把酒庆贺。我深深地知道老同学的心思是为家乡争光,只是我才疏学浅,加上迂腐,不会脑筋急转弯,所以认定俺一家子是不肯禅让的——当年,我带着记者团环黄渤海行,特地到连云港去找吴承恩的故居,找来找去也没找到花果山;回来写了篇通讯,其中有个小标题是“花果山上没有猴”,我当时就想,你老家的花果山上没有猴,你吴承恩凭什么造出一个孙悟空来呢——话往云彩下走了,还是回来说正事吧——却说,一路上,多年的老坐骑赛拉图以它跟我年龄段相适应的温和,寻觅着当年的豪气,却有一种淡淡的乡愁,感恩的思潮越涌越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被现代化的气息赶得一溜烟跑了,余光中的《乡愁》在车窗外脸都不敢露一下,一闪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倒是当年《诗刊》上的小诗《乡愁》磨磨矶矶地在我耳边不停地嘀咕:“中秋月是枚远古的铜板/被游子在手心握了千年//回家的路多么遥远/多少游子一生/也攒不够回乡的盘缠”。小诗的作者叫孙照明,现任的栖霞作协主席,老家跟我村相距不到十公里,当年他的诗集在烟台市评奖,评委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一等奖,就它了。”……小诗在我眼前晃来晃去,影响了我寻觅当年自家心情的本意。只见秋阳在下午的放射,让漫山遍野的黄绿斑斓,送进来秋天的苹果红,我一脚油门,老赛拉图猛地一蹿,埋怨我说:“急什么?到家了!”喔,远远地,我看见了栖霞市委、市政府那个小区的大楼,正在向我招手……

我的老哥,他叫我老弟,正弓着背,在一进门朝东靠墙的桌子上挥毫泼墨写着“苹果宴”……我嚷嚷着:“刘鸿田呢?他在哪儿?”没人接我的声音,声音落在一片寂静里。有人用手指指他的后背,他也不吱声……直到他把“苹果宴”“宴”字最后那只脚伸出来,落地了,才回过头来跟我笑,然后便是烟台市书协顾问细高桃的王德志过来握着我的手,把“哥”这个词直接省略去了。刘鸿田当烟台书协名誉主席那年,他的大型巨幅长卷“滚滚长江东逝水”站在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墙壁上,很有点雄视世界的意思。记得当初他给不少人写这幅字的时候,落款是“题写三国演义开首词”,不知道他是否知道原作者是杨慎,还是故意为之。只记得我跟王德志谈论刘鸿田的书法,他说:“人家是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咱学不来。”当年刘鸿田叫我练书法,说我有书法的天资,扔了怪可惜,只是我光顾着挣钱养家糊口……退休后,他又叫我练书法,我说:“没有十年不行……”他说:“十年,不就一晃就过去了?”屈指算来,已经有八年多没见面了,我仍然没有成为书法家。我拾起他的笔来,在废宣纸上写了“红苹果”“红苹果”,却知道这些笔划跟“苹果宴”的笔划价值相差太远……里间满屋里,都是刘鸿田的字,各种各样的姿势,似乎在笑话我……栖霞市委宣传部王志文部长来了,栖霞文旅局王海军局长,新上任一个周的文联主席王新江来了……各路作家、书法家、画家们,将一个大宴会厅搅动得生气勃勃……只听得一声说:

“苹果宴!”

“啥?苹果宴?”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问王部长说:“是苹果做的菜吗?”

他笑着看着我,给我解释,还像前年我采访十七届苹果节那样和气得不能再和气了。后来,我为家乡有了“苹果宴”而骄傲,骄傲这词一般我不大敢用,因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回却很想很想用这个词了——《从食堂走出的烹饪大师》:

张书海:山东烟台栖霞市人,国家中式烹调高级技师,中国鲁菜特级烹饪大师,注册国家二级评判员,鲁菜泰斗颜景祥亲传弟子,山东省烹饪协会名厨委员,烟台市烹饪协会会长助理,张书海苹果宴?创始人,烟台御园大酒店行政总厨。

张书海年高中毕业被分配到栖霞县合成材料厂食堂,17岁的他开始从烧火,切菜,配菜再到炒菜上灶,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烹饪知识,锻炼自己的技能。一直到年单位下岗后到了人生低谷,失去工作。为了生计他离开热爱的家乡到北京、上海、江苏、河北等地的大城市酒店、酒楼美食城工作学习……年张书海凭着精湛的技艺被家乡栖霞一家大酒店聘为行政总厨,家乡盛产苹果,每年要举办丰富多彩的苹果节,苹果节节目特别多,那年正好有要把苹果做成菜肴的节目,这使他产生了推出苹果宴的梦想:

“一定要把栖霞苹果做出一桌子宴席出来!”

这一桌子“苹果宴”,开启了栖霞苹果饮食文化的新疆域。栖霞苹果不再是仅仅的水果,一跃登上餐桌的大堂入了整桌大菜的雅室,改变了自己的性质,变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一支新鲁军,难道不值得我这个游子为此而骄傲吗?中国苹果从西域传来几千年,从倪维思引进西洋品种年,从来有过这样的故事吗?创新与创造,就在那一点点突破上,而年纪轻轻的张书海,竟然从下岗的困境中走出来,创造了这个奇迹!

梦想一定是伴着奖项而来,张书海栖霞艺术节获个人二等奖的消息被山东电视台、烟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后更激发了他要做好苹果宴的梦想。年烟台市商务局组织的“重温经典,相聚丽苑”来自全国名厨、餐饮界的企业家齐聚在鲁菜之乡“福山”交流技艺。他的两道菜品荣获金牌菜,并且得到餐饮界大咖王义均、颜景祥、大董、安万国和海参王高速健的好评。10月到重庆参加中国厨师节,代表颜派出席名人堂典礼,返回栖霞正好是第十六届苹果节,被农林卫视聘请拍摄纪录片苹果宴宣传片。并成功在东盛御园大酒店举办“鲁菜品鉴和牟氏庄园旅游黄金周”的新闻发布会,向世界传递出了“苹果宴”的新名片,年3月书海苹果宴被山东省烹饪协会评为“山东名宴”,后来陆续被山东省烹饪协会授予改革开放40周年餐饮行业“齐鲁名厨金爵奖”和“名厨状元”荣誉称号;山东省烹饪协会授予“注册中国鲁菜特级烹饪大师”;被中国鲁菜之都品牌认证中心授予烟台市“鲁菜技能明星”称号,并授予鲁菜名师工作室,还被山东省协会授予年“山东省餐饮业高技能人才”。在今年疫情期间,他组织建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ly/60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