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规皮肤病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214/4770026.html 金秋十月,走进位于胶东半岛腹地的栖霞市,只见苹果树漫山遍野,一个个红彤彤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收获的季节来临,果农们脸上洋溢着甜美的微笑。 不说大名鼎鼎的栖霞苹果在国内市场销售的火爆,单说出口,一组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就令当地人备感自豪:该市目前拥有苹果出口资质的企业有80多家,出口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全国苹果出口总量为.2万吨,山东省为55.2万吨,其中栖霞就达到10.9万吨,分别占全省及全国出口总量的19.7%和8.2%,居全国各县(市)前列。 好奇的人们不禁要问:苹果出口,栖霞为什么这么牛? 这里出产好苹果,好苹果缘于好山水栖霞市位于胶东半岛腹地,因诗句“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而得名。这个市只有出境之水而无入境之流,是烟台市的生态屏障和永续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到69.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每立方厘米超过2万个,大气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作为“中国苹果之都”,栖霞已有多年的苹果种植历史,全市共有果园多万亩,年产苹果20多亿公斤,苹果种植面积、总产量、果品质量、产业层次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因此,栖霞被划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位居中国果蔬无公害十强市、中国苹果产业二十强县(市)之首;它还荣膺全国苹果产区唯一的“全国果菜产业十大国际知名地标品牌”,品牌价值近50亿元。 强化科技投入,从源头上把控苹果品质栖霞市下力气建设苹果产业科研平台,积极研发和引进新技术,加快苗木繁育,近几年先后扶持发展3处大型苹果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年出圃优质苗木万株以上。 该市与青岛农业大学共建政产学研推深度合作平台,由青岛农大提供苹果产业发展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起一个集苹果产业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苹果大数据建设平台、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为一体的中心平台。苹果产业发展研究院、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相继建立,带动了栖霞苹果产业全面升级。 升级种植模式,从根本上保障苹果品质栖霞市多措并举,提升苹果品质。一方面,抓苹果品种优化,苹果新优品种覆盖率占比达到35%。大力推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改善农村环境,保障水源地和水系生态安全,立足栖霞实际,鼓励发展“果树枝条-食用菌-有机肥”“种植养殖-沼气(沼渣沼液)-种植”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生态果、无公害苹果。同时,该市每年举办大型电视直播培训、现场示范培训、专题讲座多次,并邀请美国加州大学、康奈尔大学的专家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果农学习矮砧栽培管理、郁闭园改造等技术。目前,该市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达到85%以上。 另一方面,提升基础要素,推动种植模式向标准化转变。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出来向果业生产大户集中,先后流转土地4万亩,农民入股土地余亩,累计建设百亩以上标准化新种植园30处,0亩以上的示范园5处,示范带动老劣果园改造完成15万亩。 做强产业链条,从整体上接轨国际标准栖霞市大力推广发展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接轨国际标准,确定16处镇街区和15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60个农业投入品经营业户追溯试点,实施物联化监控方式,努力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质量可追溯。 积极支持发展冷储、包装等相关企业,并引导企业按国际标准高水平、规范化管理,统一推行商品化处理方式,对摘后苹果采用冷链化技术处理,确保储藏苹果的硬度、水分、卫生等条件符合国际标准。到目前为止,栖霞市累计发展冷藏、包装、印刷、运输等冷链企业多家,年贮藏能力万吨,实现了苹果季产年销、周年供应。 栖霞市启动运营总投资2亿元的全国首家苹果拍卖中心,创新融合第三方市场拍卖和供应链管理,打造出一个集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国际大型专业果品拍卖市场。强化苹果产业大数据建设,在初步建立栖霞苹果存储量、存储地、存储标准大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土壤信息、苗木信息、农资信息等数据,从而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栖霞苹果生产、存储、追溯、销售大数据。 聘请院士领衔,研发核心关键技术面对在苹果产业领域取得的成绩,栖霞人并不满足。他们在实施新的产业提升计划。10月11日,一个院士工作站在栖霞正式揭牌。该工作站由我国果树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领衔,今后将在果树品种繁育、栽培管理、果树专用肥料、采后保存、精深加工等方面,攻克产业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增强栖霞苹果品质和产量。这标志着栖霞苹果产业在科技化、规范化生产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来源:农村大众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