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果都栖霞,臧家庄镇北洛汤村村头人声鼎沸、人头攒动,60多名来自平阴、章丘的基层干部正在这里现场学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北洛汤村是栖霞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研学点,像这样的学习团队,今年已接待不下10次,总人数超过了人。 去年以来,栖霞市旗帜鲜明提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将组织振兴作为“牛鼻子”,持续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走出了一条提升组织力促乡村振兴的好路子、新路子,涌现出亭口镇衣家村、蛇窝泊镇东院头村、松山街道汉桥村等一大批叫得响、过得硬、推得开、学得来的典型村、示范点。 全域推进,奋勇争先 栖霞市位于北纬37°05’—37°32’,地处胶东半岛腹地,境内群山起伏,丘陵连绵,山丘泊相间,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秀外慧中、质脆皮薄、酸甜适口、弥久愈香”的栖霞苹果,造就了有着“中国苹果之都”“世界苹果之城”美誉的新城栖霞。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托苹果产业,栖霞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领先的果业、绿色的生态、深厚的文化、淳朴的民风、叠加的机遇,让栖霞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活力,也为栖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条件。 按照烟台市委市政府对栖霞“在乡村振兴上走在前列”的要求,栖霞市创新落实市委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篇章”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率先在全域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蹚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列为“一号工程”,连续三年定为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突出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村党支部书记的“头雁效应”,召开千人动员会议,发出向衣家村学习的号召、致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一封信,分不同层面将全市所有村党支部书记、镇街工作骨干进行差异化培训,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工作合力。 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委托中国农科院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制定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18条措施,绘好“施工图”;成立市级领导小组、镇级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组好“施工队”;把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纳入基层党建和农村支部书记考核,立下“军令状”,对季度排名后三位的实行约谈,连续3次排名后三位的不得评先选优,年终考核倒数第一的,党委书记调整为主持工作,逐级压实责任、传递压力、激发动力。 坚持因村制宜、典型引路,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为引子,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以紧密利益分配机制为核心,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目前,已形成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资金入股、“三资”入股、内置金融等10多种“村社合一”“村社联建”的农村复合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 围绕“人、地、钱”三大瓶颈制约,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聚焦人才第一资源,依托束怀瑞院士工作站、苹果产业研究院、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分院等,建立前沿智库;聚焦土地第一要素,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变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聚焦资金第一保障,每年整合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探索创新公积金和收益预留制度,不断做大蛋糕、放大效益;聚焦政策第一推力,整合16个涉农部门职能,制定21条扶持政策,印发政策汇编和操作指南,确保稳健发展、规范运行。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目前栖霞市已有73.2%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入社农户4.7万户、10.2万人,增加村集体收入2.7亿元,促进农民增收3.6亿元,呈点上闪亮、面上开花、星火燎原之势,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全员参与,变散为聚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离开了产业,乡村振兴就失去了最大的保障。栖霞以苹果驰名中外,全市苹果种植面积万亩,年产苹果22多亿公斤,果业年产值达多亿元。“以前老百姓自己种苹果,因为人单力薄,加上苹果老化,往往丰产不增收,现在将土地流转到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不用干活,每年每亩地就能拿元的基础股金,4年后每亩地还能拿1万多元的分红。”松山街道汉桥村党支部书记徐守欣指着山顶的苹果示范园说。 徐守欣所指的苹果示范园,就是汉桥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项目公司+农户”方式,成方连片流转老百姓土地改造成的。建设“新模式新技术”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园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绿色有机优质苹果品牌,这是栖霞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年初,该产业园正式获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批准创建。 合作社变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适度规模经营,采用土壤修复、宽行密植、水肥一体、绿色防控、机械作业、物联应用、智能管理等先进技术和模式,进行统一开发、统一种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实现了果业全面转型升级。同时,合作社一头联起小农户,一头联起大市场,并以“农头工尾”为抓手,做好接二连三文章,促进了“新六产”兴旺繁荣。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股”连心、连利、连责,还建立起村集体和农民之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充分激发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有效解决了“政府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政府全买单、群众不买账”等问题。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既享受基础股金,又享受二次分红乃至三产融合中的多次返利,还可以到合作社务工按劳计酬,实现多门路增收。保守测算,盛果期后果农获得各类收入至少2万元,是原来的2倍左右。同时,栖霞市优先保障贫困、老龄、弱势农民加入合作社,享受基础股金和二次、多次返利,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脱贫致富、共同富裕、以地养老,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全局谋划,镇村融合 促进乡村振兴纵深推进,栖霞注重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旗帜鲜明坚持党建引领,形成组织强、产业旺、农民富、品牌靓的“生动实践”。 该市紧扣“20字”总体要求和“五个振兴”科学内涵,统筹编制战略规划和专项工作方案,创造性提出以党建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作为组织振兴的切入点,以组织振兴引领产业振兴、进而带动人才振兴、促进文化振兴、加快生态振兴为主路径,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篇章”贡献了栖霞力量,增添了栖霞靓色。数据统计,该市累计培育多名新型职业农民,吸引多名返乡大学生成为“农二代”,人才带来了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批先进典型纷纷涌现,衣家村被推选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经济开发区率先整建制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庙后镇、桃村镇垃圾中转站建成使用,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户,铺设镇村污水管网.6公里,改造农村电网公里,实施村级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公里。扎实推进“大棚房”排查整治,反光膜清捡处理成效明显。高标准编制“山水林田路湖”规划,投入万元全面完成个村升级达标,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58%,苏家店镇后寨村纳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 随着果业的转型升级,“一控两减三基本”也得到全面推广,加快了“山水林田路湖”综合治理的进程,奠定了人居环境整治的物质基础,有效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这一顽疾,形成了天蓝地绿的山水画卷、清新隽美的田园风光、内秀外美的幸福家园。在中国三农发展大会上,来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政策研究室以及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农业农村部原总农艺师孙中华,农民日报社社长唐园结等权威领导专家一致认为,栖霞的实践,使“五个振兴”形成了内在有机统一的整体,找到了乡村振兴现实而有效的路径。 大家都在看 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在栖霞市走访慰问、征求意见建议时强调:结合做好当前各项工作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我爱你,中国!栖霞以青春之名献礼祖国!!我和国旗合个影!栖霞以独特方式感恩祖国!!图文:市委宣传部觉得好看,请点这里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白癜风哪里治疗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ly/44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