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委书记陈兆宽 近年来,栖霞市深入贯彻上级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扩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质量,激发人才能量,为科学赶超、振兴崛起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一、依托资源优势,搭建平台“揽才”。栖霞是“中国苹果之都”,果业发展始终走在前列、引领方向,年成立国内首家苹果产业发展研究院,年设立了全国苹果主产区首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年成功争取“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果业技术研发、推广搭建了标准化、专业化、系统化、技术化“孵化器”。依托“三大平台”,引进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烟台“双百计划”人才、青岛农业大学果树专家刘成连教授等10余名专家长期驻栖开展科研工作,推动了果业在全产业链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栖霞也跻身于“全国现代苹果产业十强县(市)”。与此同时,深入实施“互联网+栖霞苹果”战略,大力推进电商人才培育工程,电商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年成功创建“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县”“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县”。 二、依托产业优势,深化合作“借才”。瞄准重点培育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电子信息、科技矿业等优势产业,深入推进“招才引技牵手工程”,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有色金属研究院、华中理工大学等1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智能机器人、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大连理工大学(同兴实业)工程硕士培养基地等人才实践基地8处,并依托同兴实业、拓伟机械等骨干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其中拓伟机械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共建的“拓伟智能制造研究室”,成为国内极少数能够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企业。年,先后为76家重点企业招聘急需人才人,其中引进硕士研究生58名、博士研究生3名、紧缺专业人才30多名,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水平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三、依托环境优势,做美形象“留才”。着眼于建设“最具胶东风情的绿色新城”,我们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培育绿色产业体系,塑造绿色田园风貌,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为高端人才来栖定居创业打造了高品质的绿色生活。同时,出台《栖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为重点领域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大力营造爱才惜才护才氛围,人才专项资金年均增长20%以上,有效激发了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年,全市申请各类专利件,同比增长45%,发明专利授权增量居烟台市前列,表彰“功勋企业家”“优秀企业家”14名,6人获“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大美栖霞 新的一年,我们将围绕“着力提升综合实力、统筹改善民生福祉”奋斗目标,聚焦转型跨越发展主题,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贡献率的全面提升。 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海纳百川“引人才”。立足优先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着力培育的同兴实业、众和机械、拓伟机械等科技型企业,着重引进的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一批能够推动重点产业提升、催动骨干企业膨胀、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创新团队,力争2-3年引进10名以上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名以上高层次人才。以工业化、信息化融合为抓手,以提升主导产业、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从科技合作、技术入股、收益分成、知识产权等方面,全方位加强“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等在智能机器人、新材料、无人机等领域的深度技术交流,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切实扮演好“天使投资人”角色,财政列资万元作为创新激励基金,依托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金苹果创客空间等创新载体,以最优惠的政策吸引有志之士,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创新创业,实现市场主体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形成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能。 二、不拘一格、竞相发展,多措并举“育人才”。充分发挥栖霞市风电学校、苹果产业发展研究院、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机构作用,采取“人才+基地+项目”一体化培养模式,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年内培育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名以上,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深入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定期选送企业家到行业龙头、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学习培训,年内培育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名以上,使其成为引领转型跨越发展的领头雁、带头人。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年内,对全市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轮训一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人以上,培训社会工作人才人次以上。 三、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优化环境“聚人才”。大力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广泛争取国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在栖设立应用于技术创新的研究院、科技园、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力争3年内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家以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6个以上、企业研发中心6家以上。建立完善市级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和专家制度,及时帮助优秀人才解决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安心工作、专心创业;探索建立人才储备数据库,实行“按需选聘、定岗定职、统一保障”的引才用才模式,为栖霞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把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与全市大项目、大工程、大园区建设紧密结合,通过项目建设和人才引进的良性互动,使精英人才在栖霞创业有目标、发展有机会、干事有舞台。 四、党政合力、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兴人才”。牢牢把握正确的人才事业发展方向,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继续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力度,实行人才专项资金随着财政收入逐年递增计划,进一步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定期开展中青年专家、首席技师、科技进步奖、优秀创新团队、科技领军人才等推荐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和广泛宣传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真正让各类优秀人才在激情创业中大显身手,为栖霞振兴崛起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水母网 栖霞市广播电视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要求年、年毕业本科生,记者数名(文科类),主要从事电视采访,计算机或应用电子工作人员1名,主要从事技术维护。信箱qxxw .白癜风光疗对人体有害吗中科欢庆中秋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ly/26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