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由于国资股东和创始人股东博弈,栖霞建设这个曾经的明星企业沦落到在南京也没有太多存在感。尽管有点迟到,但还是等来了管理团队控股的契机。治理机制理顺后,栖霞建设将老树新花。

一勺君/文

“这个事情(栖霞建设集团改制)还在推进中。”2月下旬,栖霞建设(.SH)一位内部人士告诉一勺君。

栖霞集团改制、最终达成管理层收购,浸润着两代管理层的心血。在延宕十余年之后,终于迎来改变的曙光。

早在年8月,栖霞集团完成第一轮改制,以陈兴汉为首的管理层持股平台——南京万辰持股49%,栖霞区国资的股份由之前%降至51%。国资相对控制地位得以保留。

首轮改制激活了栖霞集团。栖霞集团的核心子公司——栖霞建设跃升江苏龙头房企,区属国资掌门人陈兴汉也脱颖而出,成为名噪一时的明星企业家。但让陈兴汉始料未及的是,直至她年近七旬卸任董事长之时,管理层控股栖霞集团的心愿也未能实现。

这一停顿达十年之久。年11月,栖霞集团改制又往前推进了一步。上海嘉实和苏中建设两大民营建筑集团成为栖霞集团招赘的两个新股东。

两家民营建筑公司进入后,南京万辰在栖霞建设的持股仍然比栖霞国资少1.9%,但栖霞国资由此前51%绝对控股下降至48.35%相对控股。民营股东加起来持股超过国资。

“这是中间过渡状态。未来栖霞集团还会进一步在股权层面上进行重组,有了进展上市公司栖霞建设会公告。”栖霞建设前述内部人士透露。

这意味着栖霞国资逐步退出对栖霞集团和栖霞建设的控股权。这不仅出于管理层的意愿,南京要求市、区两级国资退出商品房开发,也在促使栖霞国资退出。

年5月,南京提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若干国有控股集团,推动国有资本从商品房等一般竞争性领域彻底退出。年9月,第二道金牌送至,南京市委市府转发相关实施意见,指名道姓让33家市属国资房企同年12月31日前退出房地产市场,包括栖霞集团在内的区属国资年6月底前退出。

过去一年多来,南京发生官场地震,南京国资退房令的两大力推者——原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南京市长季建业正处于地震的中央。据高策机构南京公司总经理汪清观察,虽然南京原主要领导腐败案发,但其力推的国资退房政策并没有中断。

“国资退出房地产有计划,有要求,有实施,也规定了退出时限,但由于退出方案千头万绪,并没能整齐划一地执行。”汪清向一勺君表示。

南京国资退出地产的决心不容置疑。以市属国资南京奥体建设为例,年4月在建邺区竞得的地块不得已转手佳兆业。

“比较难退的是栖霞建设,上市公司要保持股东层面和业务运营层面的稳定。”汪清续称。

管理层控股栖霞集团、并进而控制栖霞建设是多年来的夙愿,南京地域化政策也要求栖霞国资退出。如此一来,栖霞集团的国退民进似已水到渠成。

管理层控股栖霞集团虽然迟到,但终归还是要来了。过去多年来,栖霞国资死守自己的股权份额,管理层持股平台南京万辰当家又不做主,二者的博弈显然已影响到栖霞建设的成长。年~年,栖霞建设收入一直在20亿元徘徊,年净利润不足万元。不复当年江苏龙头房企之勇,这点业绩甚至还不如一线房企南京公司。

栖霞国资和陈兴汉创业团队相互博弈带来的结果是双输。栖霞国资守着一块没有做大的饼;陈兴汉卸任栖霞建设董事长后,女婿江劲松接任,其家族内部控制得以维系,但没能把蛋糕做大。栖霞建设业绩不振,外部投资者股东也没能享受到投资增值。

栖霞集团接下来的股权重组,会是打破多输困境的钥匙吗?

谢绝转载欢迎转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dl/47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