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又是一年栖霞赏枫时。秋意袭人,秋色渐浓,枫叶秋霜染过,南京栖霞丹枫满山岗,层林尽染的“栖霞丹枫”位列中国四大赏枫胜地(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长沙岳麓山),一直是一处令人心弛神往、流连忘返的胜境。

栖霞山又名摄山,因山间盛产摄生之效的甘草、野参、当归等养生滋补的中草药,故俗称摄山;又因整个摄山自主峰以降,形如雨伞,又被称作伞山。南朝佛教盛行,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栖霞山是茅山楔入南京地区之北支,有三峰,主峰凤翔峰最高,呈圆锥形,海拔米,因古有一座三茅宫庙宇,故又名三茅峰;中峰绵延向东,一脉逶迤绵延而下称东峰,形若卧龙,又名龙山。西侧山梁状若伏虎为中峰,名“虎山”。中峰与东峰间的山谷称中峰涧,中峰与西峰间的山谷,称桃花涧。

栖霞山没有高峻的山峰,但其环境清幽怡静,风景迷人,被清乾隆皇帝赞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尤其是当下时节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就有自明代以来的“秋栖霞”之胜境。这里诸峰遍布名胜古迹,栖霞山对文化守望、传承与弘扬素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之美誉,是南京六朝文化的重要代表。

栖霞寺山门前外的明镜湖,建于清乾隆年间,明镜湖原为桃花涧水的汇集地,湖水澄碧,光可照人。湖中的彩虹亭,六角丹楹黑瓦,翘角飞檐。湖上九曲彩虹桥,状若彩虹,造型精巧,亭、桥与湖构成了景点“彩虹明镜”。湖中数米高的石质观音菩萨,静立在睡莲、荷花中,面对天下众生露出慈祥的微笑。明镜湖的水影、垂柳、枫香与亭桥交相辉映,是文人雅士饮酒赋诗之处。

栖霞寺位于栖霞山中峰的西麓,是中国名刹之一,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南北朝齐永明七年,隐士明僧绍舍宅而建“栖霞精舍”,历史上几易其名,宋代改名为普云寺、栖霞寺。栖霞寺北面临长江、三面环山,建筑格局严整美观,依山势层层上升。寺前开阔的绿茵草地,葱郁的树木花草掩映着波平如镜的明镜湖和形如弯月的白莲池,远处蜿蜒起伏的山峰,景色幽静秀丽。

舍利塔在栖霞寺外东侧,始建于南齐永明元年,于隋朝仁寿元复修,原为五层方形木塔,现存石塔系五代南唐重建,是现存石塔中最早的密檐式塔,也是中国最大的舍利塔。舍利塔整体结构紧凑,白石砌筑,七级八角五檐,自下而上分为塔座、塔身和塔刹。整个舍利塔造型精美,不仅是隋唐时期江南石雕艺术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古代佛教、艺术、文化的珍贵实物。

舍利塔雕饰华美,塔座从下到上为基座、须弥座、仰莲座,基座雕刻游于海水和祥云之中的龙、凤、鱼、鳖等纹饰,侧面雕石榴、凤凰图案;须弥座中间束腰有8面,8个转角雕刻成半圆形柱子,柱子雕刻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即白象投胎、树下诞生、九龙浴太子,西门出游、窬城苦修,沐浴坐解、成道、降魔及涅槃;仰莲座在须弥座上面,有三层莲花瓣,承重塔身。仰莲座上的第一级塔身特别高,雕刻文殊、普贤菩萨及四大天王浮雕像。其上各层上下檐间距离较短,五层檐由下至上逐层收入,塔身亦有收分。檐下斜面雕刻飞天、乐天、供养天人等像,与敦煌五代石窟的飞天相似,形象姿态生动传神。

千佛岩在栖霞山纱帽峰到紫盆峰西的岩壁上,是中国唯一的南朝石窟,与云冈石窟南北遥遥相对,有“江南云岗”之称。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后其子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三尊佛像,其后齐梁两朝贵族竞相捐资凿石造佛。佛像有坐有立,大有数丈,小仅盈寸,造型精美。据记载,此处曾有佛龛个,尊佛像,号称千佛而得名“千佛岩”。千佛崖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是无量寿佛,与左右的观音、大势至菩萨立像组成“西方三圣”。

桃花扇亭位于栖霞山桃花涧西侧,清代文学家孔尚任代表作《桃花扇》,借侯方域、李香君离合之情,写家国兴亡之感。年,根据李香君在栖霞山出家一事建成,亭名亦取《桃花扇》剧本名。桃花扇亭造型扇形,面南及后墙窗户亦为扇形,两侧小窗采用桃花花瓣造型。仿明清建筑风格,白墙黑瓦飞檐,门窗框皆黑色。春暮夏初,桃红荫绿错落,晚秋红得纯正的鸡爪槭林则有“枫叶秋林烧入云”的景象,游人行其中,衣袂皆含季色,在桃花扇亭中思香君。

栖霞山枫叶已红待君赏,桃花湖古树“枫王”,枫红满天;枫林湖畔,层林尽染;临近水源的乾隆御花园,枫叶鲜嫩;红叶谷红枫林,五彩斑斓,一派风景如画。中峰山岭的卧云亭,六角小亭,小巧玲珑,在桃花湖对面山坡,火红的鸡爪槭掩映在周围;东峰的太虚亭,满山漫坡红叶奇景,如霞如锦;栖霞丹枫层林尽染的模样,印证了“春牛首,秋栖霞”。

在枫叶掩映的栖霞山,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深秋初冬,枫叶正红,霜露正浓,树树枫叶,赤红似火。









































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白癜风疾病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xiazx.com/xxsdl/44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