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幽谷,山东栖霞人,本名路国春,地理学教师,喜欢中国古典文学。擅长从地理角度研究古典名著,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烟台日报》、《教师报》等。 西游地理眼之十六:淮水泛涨与水猿大圣 《西游记》第六十六回,话说孙悟空被黄眉怪挡住,费了九年二虎之力,才在亢金龙的帮助下从铙钹中逃了出去,却又被后天袋子捉住,连同救兵被一网打尽。在功曹指点下,来到盱眙,请国师王菩萨降妖。这时,国师王菩萨说出一番意叶深长的话:“你今日之事,诚我佛教之兴隆,理当亲去。奈时值初夏,正淮水泛涨之时,新收了水猿大圣,那厮遇水即兴,恐我去后,他乘空生顽,无神可治。今着小徒领四将和你去助力,炼魔收伏罢。” 国师王菩萨与武当山的荡魔天尊使用的句式基本相同:本应亲去,由于某某原因不能亲去,所以让部下去。国师王菩萨和荡魔天尊为什么都不愿意亲去?我猜测,一是达到相当级别的领导,通常不愿意亲自出手,以免有失身份;二是听孙悟空的描述,估计自己也搞不定妖怪,到时候被妖怪活捉,那丢人可就丢大发了。所以就不约而同地选择自己避战,让部下去。部下如果成功,皆大欢喜,不用自己出马,部下就能搞定;如果不能成功,着急的是孙悟空,他还会再想办法。 但国师王菩萨不去的理由,值得玩味。他说“时值初夏,正淮水(即今淮河)泛涨之时”,而新收的水猿大圣“遇水即兴”,到时候无神可治。国师王菩萨居住这地是盱眙山,现实中,盱眙县位于江苏省西部,北临洪泽湖,地处淮河下游。所以西游记中说国师王菩萨住所“南近江津,北临淮水”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那么,淮河为什么初夏会泛涨?原来,这与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有关。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一般4、5月夏季风盛行到华南,雨季开始在华南出现。6月,夏季风突进到江淮流域,梅雨季节开始了。国师王菩萨说“时值初夏,正淮水泛涨之时”,指的就是受梅雨影响,淮河开始进入了汛期,淮河的汛期通常是6到9月。梅雨实际上是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在这里徘徊一个月左右,江淮地区出现较长的阴雨天气。但是,梅雨带时而稳定,时而南北摆动,时空分布具有不连续、不平衡、不稳定等特性,因而各地入梅出梅的早晚、梅雨期长短、梅雨量多寡不一致,常常导致旱涝灾害。 历史上,淮河旱涝灾害频繁。据记载,从年至年的年中,淮河流域共发生较大洪水灾害次,平均2.5年发生一次较大洪水灾害;从年至的94年中,淮河流域共发生较大洪涝灾害48次,平均1.9年发生一次较大洪涝灾害。每次洪水泛滥,常使几十个县沦为汪洋泽国。淮河为何洪涝灾害频繁?除了气候方面的原因,与淮河水系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淮河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全长千米,是中国七大河之一。淮河最悲催之处在于其夹在黄河和长江之间的位置,特别是北面有脾气古怪的邻居黄河,可以说是最憋屈的河流。公元12世纪前,淮河独流入海,宋代时海潮可以上溯到盱眙县城。今天的泗河、沂河、沐河均为淮河当时的支流。 南宋建炎二年(年),为防御金兵南下,东京(今开封)守将杜充在河南省汲县和滑县之间人为决堤,造成黄河改道,大部分黄河水从泗水分流入淮;南宋绍熙五年(年),黄河南决,从此开始了长达余年的夺淮入海史。由于黄河泥沙淤积,淮河入海尾闾全部淤废,加上明清两代蓄清刷黄,引淮济运的治水策略,不断加高加长原来防御淮河洪水的高家堰,形成现今高大的洪泽湖大堤,洪泽湖不断扩大。年淮河被迫从洪泽湖东南角冲决改道,沿三河入宝应湖、高邮湖,经邵伯湖由夹江在三江营入长江。至此,曾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的淮河,被迫降低身份,成为长江的支流。 淮河两头高,中间低,成为最难治理的河流。“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就是淮河的写照。国师王菩萨口中的水猿大圣,就成为淮河泛滥的替罪羊。国师王菩萨说要看守着水猿大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淮河洪涝灾害的恐惧。吴承恩是淮安人,自然深知淮河泛滥的厉害,大概内心深处希望有国师王菩萨这样的圣人,能坐镇这里,看住引发淮河泛滥的水猿大圣。 淮河洪涝灾害与特殊的地形、气候,特别是水系结构有关,水猿大圣只不过是背了黑锅。自然,治理淮河也不能靠国师王菩萨坐镇。年以来,我国首先启动了沂、沐河的治理工程,开挖了新沐河和新沂河,使泗、沂、沐河洪水有了出路。年开始的全面治淮,明确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如加固洪泽湖大堤,保证蓄洪;巩固入江水道,续建分淮入沭。建设入海水道工程,新挖骨干河道十余条,使沂沭河洪水大部东调入海。经过治理,淮河上游可防御10年一遇,中游可防御年一遇,下游可防御略超过年一遇的洪水,为淮河背锅多年的水猿大圣,再也无人想起。 白马创作伙伴本次赞赏均为原作者所有 白癜风科学治疗白癜风诚信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