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栖霞寺的历史记忆 徐良文 “一座栖霞寺,半部金陵史”,由此足见栖霞寺在南京历史上的地位之重。 栖霞古寺位列中国四大丛林之一,更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前些年间佛教隗宝全世界唯一一颗释迦牟尼头盖骨舍利也保存于该寺,一直到年才被迎请至牛首山佛顶宫永久供奉。 栖霞古寺所在的栖霞山,更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栖霞不仅景色秀丽,更以“牺牲奉献”的栖霞精神闻名于世,前有明仲璋舍家造千佛岩的佳话,后有李香君以血明志的千古绝唱,更有栖霞寺和尚舍身保护平民免受日寇蹂躏的民族义举…… 许多帝王和历史名人都与栖霞山都有着不解的情缘和说不完的故事,秦始皇曾登山临江,梁武帝萧衍亲自手植六朝古松,隋文帝杨坚下令修建舍利塔,唐高宗李治御题明征君碑碑文,茶圣陆羽在此编撰《茶经》…… 这一片片历史记忆似珍珠般洒落在栖霞的秀丽山水中,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又如同从山涧流淌下的淙淙山泉,等待着我们去倾听,去品味…… 千佛岩的传说 ——栖霞寺历史记忆之一 公元五世纪,南朝齐永明十年,腊月寒冬里的一天,鸟飞绝,人踪灭。在南齐京城建康城(今南京)东郊的摄山山崖上,却攀爬着一个石匠,风声刺痛了他的耳膜,风雪迷离着他的双眼,他的手足皲裂,冻得骨节僵硬,却竭尽全力抡锤打錾,劈山凿石,他就是明仲璋,史称“造佛而成佛”的人。 今天,是他与皇上约定的十年期限的最后一日,皇上将御驾亲临,点数验收一千尊石刻佛像。明仲璋已是数日未眠,他蓬头垢面,双眼布满血丝,小心地举锤雕凿,这已是千尊佛像的最后一尊。 事情缘于明仲璋的父亲明僧绍。明僧绍曾是山东平原郡的一代大儒,因避战乱,举家南迁,定居在南朝都城建康(今南京)东郊五十多里之外的摄山。 南齐建元元年,齐高帝萧道成下旨征召明僧绍进宫做官,明僧绍却称病不就。 太子萧赜即位,史称齐武帝,再次下令征召明僧绍入朝为官,明僧绍又是称病逃回摄山,并建了栖霞精舍,住在里面虔诚礼佛。 这就惹恼了皇帝萧赜,下令杀了明僧绍,还把其儿子明仲璋召到朝堂之上问责:“明仲璋,你是临沂县县令,朝廷的命官,自当知道法典刑律,你可知你父亲的罪过?” 明仲璋回答得有礼有节:“依据朝廷典律,卑臣不知家父何罪?家父悬壶济世,解救苍生岂能有罪?家父一心向佛、发愿舍私宅造佛寺,岂能有罪?若家父有罪,请陛下即刻下旨杀了卑臣。陛下如若不处死卑臣,卑臣一定要继承父亲的遗愿,造佛建寺,舍尽家财,开山雕刻一千尊佛像,以普渡苍生出苦海。” 大臣左卫大将军萧鸾问道:“一千尊佛,你用期何久?” “一年不成就三年,三年不成就十年,一千尊佛,卑臣开山造佛,此愿已定,无从更改!” “那就给你十年。”萧鸾转身向齐武帝跪拜道:“请陛下降旨,限令明仲璋在十年之内完成一千尊石佛,倘若他逾期造不成这一千尊佛,以欺君论处,赐他死罪。” 明仲璋义无反顾与萧赜定下十年造佛一千尊的约定,随即辞去官职,招募工匠开工建寺造佛。 至此永明十年岁末,工期临近,一千尊佛像已经完成了九百九十九尊,但第一千尊佛像却总是因为石头迸裂而无法完成。已经换了十几块六尺高的石坯,但凡石材坯料一抬进这口洞窟,就起了奇怪的变化,每当明仲璋举起锤子錾凿时,锤头打的轻,坚硬的石头只闪出一个小小的火星,留下一点浅浅的白印;锤头打得重,石块立马松散脆裂,化作一堆的碎石砂砾。明仲璋只有摇头叹息:“顽石啊顽石,要命的顽石!” 约定验收的时刻到了,左卫大将军萧鸾谄媚的声音已经迫近,齐武帝萧赜的辇驾正步出无量寿佛殿,驾临明仲璋没能完工的石窟洞口。 明仲璋一锤錾下,石坯再一次崩裂,一堆碎石“哗啦”一下散落在他的脚下。“大限已到,吾命休矣,亲人啦,连累你们啦!”明仲璋心一横,长叹息:“顽石,你就成全成全俺吧!”说罢口中念佛,一纵身跳到莲花宝座之上,一手举锤、一手拿錾,以自己肉身之形,就地化作一尊佛像。 守护一旁的高僧法度见状,感动于明仲璋舍身救苍生的功德,也叹息一声:“施主,老僧就成全你的成佛之愿吧!”说完赶紧脱下自己的百衲衣,披到明仲璋的肉身上。顿时,明仲璋的肉身化作了一尊永久的石像。 自此,南齐疆域千里流传开这么一句民谣:“千佛不是佛,千佛乃真佛!”指的就是第一千尊工匠造型的佛像“石公佛”。 (下期将推出《栖霞寺历史记忆之二——何处香君墓》) 作者简介 徐良文,山东青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京钟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发表《鲁冠球传》《5.12,考问中国》《富豪大战》《左手拈花》《落英祭》等十多部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其中《许世友传》获全国党史人物优秀研究奖,《女子监狱纪实》获司法部金剑奖。《红祸》被《南方日报》连载和多家网站转载。剧本《将军志》获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奖。 长按识别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